塞尔维亚时间6月17日下午,刚刚抵达贝尔格莱德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
习近平总书记,是炸馆事件发生后17年来,首位亲临现场凭吊的中国国家元首。
17年前,一声巨响。举国悲痛,举世瞩目。
17年后,中国的综合国力突飞猛进,正以“大国”姿态,崛起于世界。
当习总书记踏上被炸使馆旧址,悼念牺牲在海外的3位烈士的时候,全世界都意识到,中国,将会以更加有力的方式,来保障一个“海外中国”的利益,风雨无阻,坚定不移。
维护中国海外利益,政法君一直在路上。目前,他们已初步织起一张“天罗地网”。
“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跟到哪里
2011年10月5日,湄公河。13具中国船员的尸体,令13亿中国人揪心。
公安部迅速出击、跨国办案,联合老缅泰四国警方很快查明了真凶。一年后,制造“湄公河惨案”的缅甸毒枭糯康,在华受审。2012年11月,糯康一审被判处死刑。
放在历史长河中看,这只是一个起点。随后,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巡航机制建立。中国人在危机四伏的“金三角”地区,再无“惨案”发生。
时针指向5年后。2016年5月2日,罗马。
中国警方联合意大利警方,首次在意大利街头开展警务巡逻,举世瞩目。这是中国警察首次踏上欧洲领土联合执勤,指向性也很明确——每年,前往意大利的中国公民超过300万人次,涉及中国游客的案事件亦时有发生。
图:5月2日,在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外,中方警员庞波(左四)、舒健(左一)、李祥(右一)、撒一鸣(右二)在与意方警员交流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社
“有人开始还有点不相信,走近一看,的确是中国警察!他们感到惊讶,很多人围上来合影。”参与联合巡逻的舒健回忆,很多中国游客、留学生和在意大利经商的华侨,见到此情此景,不禁大声欢呼:“祖国万岁!”
不同场景,不同时空,同一脉络却清晰可见:近年来,中国政法队伍维护公民海外利益的决心和意愿,越来越大;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今年两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达1.2亿人次,在海外的各类劳务人员超过100万,海外留学人员达到近200万,中国人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他们构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海外中国”。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摆在眼前——随着中国公民“走出去”,工人被绑架、公民遇害或者被攻击的事件也在增多,保护公民海外利益,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海外公民权益受侵时,强有力的保护,是感知度最高、最能给民众信心的方式。为此,政法队伍一直在行动,而警察队伍往往是最直接的力量。
有一种职业,海外公民肯定听说过,叫“驻外警务联络官”。又被海外华人亲切地称为——“境外110”。
自1998年,公安部经中央批准首次向我驻美使馆派出警务联络官至今,中国共在驻阿富汗、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南非、德国、俄罗斯、英国、美国、阿根廷使馆和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等31个国家、36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62名警务联络官。
图:2012年,时任驻英国警务联络官与英方警察讨论问题。
对海外公民而言,这些“驻外警务联络官”虽然没有直接执法权,却是他们遇到紧急状况时,第一时间可以依靠的肩膀。
2015年1月7日,俄罗斯。
旅俄华商俞某家属用焦急而哽咽的声音向驻俄警务联络官朱荣辉报案称,1月6日,俞某在俄被绑架,绑匪索要赎金1500万人民币。
朱荣辉常年奋战在国际执法合作最前线、具有丰富的国际执法一线实践经验。这位联络官一边在电话里安抚家属、指导其向案发地警察局报案,一边迅速与平时工作中结识的案发地刑侦人员取得联系,请俄方尽全力解救人质。
在中方的协调下,俄警方迅速开展案件侦破,警务联络官时刻密切跟踪,1月13日,最终锁定人质位置。
当晚21时许,俄警方采取行动,解救被绑架人俞某并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同时,根据预案,朱荣辉迅速将俄方行动情况通报公安部和已在国内布控的福建警方,随即展开收网行动,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
历时7天,一次惊心动魄的海外解救行动顺利完成。
图:“中国脚步”遍布世界,“中国保护”也一路随行。
类似的故事,也在世界各地上演着。在阿根廷,中国警务联络官推动当地执法部门建章立制并成立专班,一年来,先后处置侨胞反映故意杀人、绑架、纵火、敲诈勒索等报警184起,抓捕了一批犯罪嫌疑人。
在南非,中国警务联络官加强与在南非主要侨团、商会和中资企业的联络沟通,保护在南的中资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将维护海外侨胞权益纳入依法治国框架。在中国,在世界,在你身边,政法队伍总在践行着这句无声的承诺: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跟到哪里。
难怪在意大利罗马街头执勤时,舒健看到的是中国游客“发自肺腑的喊声”。“这使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和中国警察的自豪。”
天涯海角,追逃不止
中国海外利益,不仅包括公民和法人的正当权益,也包括一系列抽象但重要的构成。比如,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7月11日,西方媒体都在齐刷刷关注一个消息:中国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1名归案。
图:红色通缉令
什么是“红通”?它是红色通缉令的简称。中国在2015年4月,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系统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和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的通缉令。如今,才一年多,就有1/3人员归案。
另一个场景发生在首都机场。
今年4月,一批身穿绿色上衣的人,被缓缓押下飞机。每个人两侧,都有警察“相伴”;“迎接”他们的,是等候多时的警车。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在肯尼亚抓获的的电信诈骗团伙成员,其中,包括45名台湾籍嫌犯。
这些电信诈骗涉案人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诈骗窝点,向北京、江苏、湖南、四川等9个省、直辖市拨打网络电话,冒充大陆公检法机关实施诈骗,被骗群众100余人,涉案金额600多万元。
图:台湾电信诈骗嫌犯被遣返回大陆。
看似,两个场景的逃亡者都在境外,但受害者,却是中国的公民利益乃至国家利益。为了“天涯海角,追逃不止”,首先要完善的,就是涉外司法协作制度。而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明确指出的:“加强涉外法律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
这其中,政法君们发挥着什么作用?
“即使钱糟蹋完了,也得把人弄回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的刊文,掷地有声。的确,海外追逃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天网恢恢”之下,实际的追逃工作,很多是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在执行。执行中,也在践行和拓展着“国际司法协作”的边疆。
以“猎狐2015”为例,这是在公安部组织下,专门针对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涉腐败案件的外逃人员发起的集中缉捕攻势。
从去年4月至12月底,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此专项行动。共向境外派出50余个工作组,在境外执法机构、我驻外使领馆大力协助配合下,从6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抓获各类外逃人员857名,抓获人数再创新高。其中,涉案金额超过亿元的有58名,潜逃时间最长的达21年。
打击境外电信诈骗团伙,也是如此。
除将“网点”设在肯尼亚的电信诈骗据点外,马来西亚是另一据点。据新华社报道,今年3月至5月,公安部组织广东省公安厅和珠海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赴马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抓获117名犯罪嫌疑人(大陆65名、台湾52名),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00余宗。4月30日,97名犯罪嫌疑人(大陆65名、台湾32名)被押解回大陆。
国际司法协作的日渐紧密,背后是中国政法队伍的素质和力量在增强。而政法队伍能不断“走出去”、“拼得赢”、“搞得定”,背后是整个国家的话语权在提升。一切提升与增强,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为了你和我。
维和反恐,履行大国责任
今天,南苏丹发生暴乱,1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6人受伤。一个多月前,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也在遭袭中出现伤亡事件。
图:正在护送南苏丹难民脱离交战区域的中国维和部队士兵。
中国正在崛起,但世界并不太平。
放眼全球,恐怖主义的阴影,在加速袭来;在一些非洲国家,内战不断,纷争频现。
生活在地球村,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从小处说,“海外中国”,无论人员、企业还是财产,都需要一支强大的力量予以保障。从大处说,在履行大国责任方面,中国一贯不会退缩。
这当中,政法队伍的身影依然活跃——维和警察活跃于外,反恐警察御敌于内。
长安君要讲两个故事给你听。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叫和志虹,一个叫买买提江.托护尼牙孜。
图:中国维和警察和志虹。
和志虹是一位来自云南的维和警察,巾帼英雄。2007年3月,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由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组建,和志虹参与了两次维和任务——在海地,她的日常工作是执勤、修防御工事、给海地孩子们上课。
海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里氏7.0级地震发生,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坍塌,共8名中国维和警察殉职,其中,就包括了35岁的和志虹。她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也是遇难者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和妈妈。
和志虹的名字,在2015年9月28日,被全世界知晓。那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时,特别提到的。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已有18位中国军人和警察在维和行动中牺牲。
“5年前,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不幸殉职,留下年仅4岁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她曾经写到,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这是她生前的愿望,也是中国对和平的承诺。”习近平表示。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买买提江.托护尼牙孜,是一位反恐警察,新疆维吾尔族人,遇难前是阿克苏地区公安局副局长。
面对挟持了人质的、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他说:“你们要做什么冲我来,把他们放掉!有啥话跟我说!这四个人是无辜的,都是老百姓!”随后,他被歹徒残忍杀害,英勇牺牲。
后来,投案自首的恐怖组织成员吐尔洪.艾买提说,当时他就在现场,在那一刻,他的内心被震撼了,被唤醒了残存的理智,“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
就是因为有了一位位令暴恐分子胆战心惊、甚至内心钦佩的中国政法干警,有了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老百姓才会有“恐怖袭击离咱们很遥远”的感觉。
这,也是中国在履行大国责任。面对危险,中国不会退缩;政法君,不会退缩。
这一切也都在法治轨道内进行。2015年年初,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强调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习近平主席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和保障,加强境外安全保护工作,确保我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称,将“加快海外权益保护能力建设,切实保护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安全”。
“全面依法治国”在中外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也意味着一句话:保护中国的每一分海外权益,让每个中国人坚信,在任何需要的时刻,祖国都有能力帮你!
大国之路,大国国民,为了这8个字,政法君一直在努力。(郭美宏 唐宇声 长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