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烁,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符尔加,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法律援助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源流,涵盖了中国和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法律援助的前世今生》,从中国的讼师鼻祖邓析开始讲述,一直讲到法律援助的现今状况;下篇为《美国落实律师帮助权的案例节点》。
就我国来说,早在春秋时期即出现了帮助百姓打官司的讼师。古有子产铸刑鼎,开辟了将刑法公布于众的先河;邓析刻“竹刑”,意图变郑国旧制,而由于载体的进步性变化,又使得法律走进普罗大众成为更加可行的实践。民国时期,一些民国大状为了社会正义、为了民族大义而走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一颗爱国心激励着他们抵御外侮、不畏强权。吴凯声、王龙、郑毓秀……虽然他们的身影已经远去,但是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依然宝贵。
新中国成立后,对日本战犯的公正审判中,新中国的律师们仍然能够坚守自己的职业品格,认真尽职地为侵华战犯辩护,赢得举世尊重。在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诞生的过程中,一个个绝处逢生的案例也昭示着制度建设中的不易。
在下篇,作者选取美国律师帮助权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介绍,美国的律师帮助权制度的落实过程同样也充满了坎坷与辛酸。经历了“斯科茨伯勒男孩”系列案件、贝茨诉布莱迪案以及吉迪恩诉温奈特案等,无效辩护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本书的两位作者皆是从事法律研究的人员,他们以自身在实务中的经历为感触,以趣味但不失犀利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法律援助的故事,揭示这一制度的意义所在,唤醒程序正义的力量。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法律追求的是公正,而不是“大快人心”。程序上的公正要靠具体制度来进行保障,而法律援助制度就是这条保障路上的坚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