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甘肃兰州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支队长杜凯

2016-07-15 16:09  来源:兰州日报

  督人先督己正人先正己

  记兰州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支队长杜凯

  最初对督察民警的认识,来源于十年前看的一部电视剧:《警中警》。现实工作中的督察民警,出现在全市各个反恐突处点的流动警务车上,出现在“两学一做”动员部署的会场里,出现在兰州马拉松安保的全程线路上,出现在高考安保的每一个执勤点……“他们身上没有电视剧《警中警》里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有的只是平凡的小事,管人管事的小事,容易得罪人的小事。”兰州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支队长杜凯如是说。

  见到杜凯,是在周一上午例会后。一进他办公室,就看见办公桌上的四个公文包,十多本工作记录,记者以为这都是支队民警的,结果在后来的谈话中才得知,四个公文包里装着不同的工作资料的记录,全是他的;十多个记录本是五年多来的工作日志和记录,也是他的。话题就从一个笔记本开始。一个约谈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他和支队每一个民警及文职人员的谈话内容。有对副支队长工作的中肯建议,有对刚参加工作文职的谆谆告诫,有对老民警的善意提醒。另外一个本子,是这两年已经不用的公务员登记本,每页密密麻麻记录了他每天的工作情况。这是杜凯给记者的初印象。

  杜凯办公室一进门靠墙的沙发后,立放着一副书法:业精于勤,这是他的座右铭。沙发前面的茶几上放满了《中国纪检监察报》。办公桌上还放满了从各种报纸上剪辑下来的“豆腐块”,杜凯说那是他在阅读过程中挑选的精华,剪下来在每周四下午党员的学习会上一起和全支队民警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每个民警都是学习的主体,大家轮流读他剪下的文章,这是一种有趣的学习,读的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读,听的人也很爱听,也是一种享受。周一例会和周四学习,在督察支队是雷打不动的,不用另行通知,大家都是到时间了,自觉到会议室。他个人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必须要看书半小时,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杜凯说:“干部必须带头学习,要把督察支队建设成快乐学习型、务实高效的工作团队。”

  同时,杜凯还告诉记者督察工作敬终如始、久久为功,就能干出成绩。“敬终如始、久久为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没想到杜凯用到了督察工作上。2015年,市公安局督察支队开展各种督察行动200余次,出动警力500余人,发现查纠问题200多个,受理群众投诉122件,全部做到了群众投诉事项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应。依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对2名违反警纪警规的民警采取了停止执行职务措施。“督察工作,得罪人是不可避免的。也有过这样的情形,因为工作原因有领导叫我去吃饭,但我没有去。如果去了,吃人家的嘴短,不利于督察公正执法。督察民警要学会说不。关键时刻,谁没有定力,谁就注定被淘汰。督人先督己,正人先正己。”杜凯说。

  几天前,听说杜凯受聘为兰州市公安局“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培训班专题授课。说起授课,杜凯有自己的见解:看到的听到的记在心里,亲身经历的讲给大家。只有亲身经历的事实,才有说服力。以在市警校讲《预防民警职务犯罪》为例,他都是结合在十一年纪委工作和五年督察工作办案经历和工作实践,讲述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指出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中面临的诱惑及职务犯罪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性。在双联驻村走访时,杜凯和支队民警们发现农村缺乏文明驾驶的意识,村民在“红白喜事”后酒后驾车、超载等问题,他带领支队民警积极督促派出所、交警部门和乡镇在农用三轮车免费挂牌工作完成的基础上,适时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这也是为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防止因交通事故造成损失而导致反贫问题的出现,尽一份督察民警的力量。

  短短两个小时的交流,让记者认识了这个“警中警”带头人。他和警务督察支队民警的故事不止这些,记者只是了解到了其中的一点点。采访结束时,杜凯对记者说:“要强调两句话,我不是最优秀的。督察支队的工作成绩是全体民警干出来的,不是我个人的,没干好的那部分,责任由我来承担。”(伊晓明 袁雪莉 吕倩 李存雄)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