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法院立案登记实施一周立案2618件
立案难成过去式当事人律师都叫好
记者从甘肃省法院了解到,立案登记制实施一周来,截至5月7日,甘肃各级法院共登记立案2618件。其中,民事案件1823件,刑事案件171件,行政案件22件,执行案件520件,审查监督案件79件,赔偿案件3件,立案工作整体平稳有序。
立案有所增长
据了解,立案登记制实施一周来,相比去年同期,甘肃一些基层法院立案量有所增长,有些法院增长近3成。
临洮县人民法院仅5月4日一天就立案29件,一周共受理各类案件103件,同比上升29%。早在立案登记制实施前,临洮县法院就做足了功课,组织立案庭及相关庭室干警培训学习,还走上街头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
和临洮县法院一样,嘉峪关市两级法院立案量也有所增长。截至5月7日,两级法院共受理案件92件,同比上升16.46%。
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立案登记制实施的第一个工作日,共登记立案23件,比上一个工作日(即4月30日)增加18件。分管院长、立案庭庭长、干警热情接待、细心服务,保证立案过程高效便捷、规范有序。
城区法院副院长陈永庆表示,实施立案登记制度后,法院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最大限度地减轻当事人诉累,使立案难成为过去式。
实行立案登记制,有可能加剧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矛盾。针对这种情况,临洮县法院院长司宏谱表示,今后将继续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制度,提高办案效率。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行政机关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让群众有更多选择纠纷解决的渠道。
保诉权减诉累
据了解,立案登记制充分解决了因立案周期过长导致的立案难问题,受到律师欢迎。
“今天立案很快,效率很高。”刚刚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办完立案手续的甘肃现代发展律师事务所石律师说,以前立案必须经过审查,有时立一个案子要用一两天时间。现在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法院一律接受诉讼,当场登记立案,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当事人诉累。
嘉峪关市殷剑宏律师事务所律师殷向东代理的两起案件顺利立案后,满意地对记者说:“立案登记制度极大地方便了普通群众,我深刻感受到法院立案有章可循,更加规范有序。”
立案登记制不仅受到律师欢迎,也得到群众赞誉。
到临洮县法院立离婚案件的张先生说:“以前听亲戚介绍,仅立案要跑好几次,可我今天20多分钟就办妥了,无形中,法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不少。”
在永昌县人民法院办理完立案登记手续的农民工小范高兴地对立案庭法官说:“过去来立案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跑好几趟,没想到今天只来一次就立上了,不用再担心误工扣钱了。”
“立案手续当天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当事人薛女士说。在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像薛女士一样满意而归的当事人并不少见。
兰州中院立案庭庭长田路说,立案登记制下,诉状提交给法院时,诉讼就开始了。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当事人依法无障碍行使诉权,体现了对当事人起诉权的充分保护。
培训百名庭长
据了解,5月4日,立案登记制实施首个工作日,按照甘肃高院的安排,全省三级法院主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立案庭庭长在立案大厅全天值守,现场为当事人解疑释惑。
次日,也就是5月5日,在立案大厅值守一天的100多名立案庭长,奔赴甘肃省法官培训学院甘南分院,参加为期一周的全省法院立案审判工作业务培训班。
记者获悉,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对立案登记制进行全方位解读和培训,深入探讨立案登记制改革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问题。
5月10日,培训班进行最后一次答疑后结业。甘肃高院副院长张萍告诉记者,参加培训的人员均是从事立案工作的业务骨干,无论是职务还是数量,均是全省法院立案工作培训之最。
“立案制度尽管只是庞大司法体系的一环,却关乎群众的诉求能否顺利进入司法渠道。可以说,立案是走进整个司法过程的门槛。”张萍说,举办培训就是要让各级法院立案庭长提高认识,明确立案登记制改革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做践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先行者、维护者和实践者。
谈到立案登记制和以前立案审查制区别,参加培训的临洮县法院立案庭庭长万小军说,立案登记制不再对起诉要件实质审查,仅核对形式要件。属于法院主管范围、符合立案条件、诉讼材料齐全的,都要当场登记立案。
“当然,并非当事人提出的所有案件都能当场登记立案。”万小军说,登记立案适用的是初始案件,也就是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刑事自诉案件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周文馨 赵志锋 丁永财 王继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