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细雨蒙蒙,从云南省保山城到扶贫挂钩村民家,需要3小时车程,途径高速路、二级路、水泥路、弹石路、土路......”7月7日,云南省保山市委政法委、610办全体干部深入隆阳区丙麻乡老南村开展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回访工作。
政法委老南“锄贫记”
曾经老南村民确实“难”,为了让该村整体脱贫致富,保山市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保山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会议精神,指定扶贫方案,领导干部直接挂户、派干部驻村帮扶。
当天,政法委党员干部入户对老南村41户帮扶挂包贫困户进行回访。由各挂包干部分头入户开展回访工作,与回访对象座谈交流,调查了解贫困户当前发展现状,认真填写了问卷表格,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措施。
政法委干部重点调查了解自己挂包贫困户当前发展状况、生产生活改善情况,挂包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认真填写了回访问卷表格,对贫困户、贫困群众反映、反馈的信息和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
“我的电话你有,还可以把号码告诉进城打工的娃娃,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们之间是一家人……”在建档立卡平贫困户村民蒋建忠家里,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祥说。
李祥得知自己挂钩户面临新建房屋、发展畜牧养殖和家庭成员就医等困难,在村民家里边回访边召开“家庭会”;建议蒋建忠先发展母牛养殖业,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帮扶养牛致富,几年后逐步脱贫后再考虑建设30万元左右的新房。李祥还与蒋建忠走进玉米地商量如何建设牛圈、如何去贷款,怎么争取扶贫养殖等。
在现场的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蒋建文表示,一定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到位,约着村民们“吃透政策”,打好好攻坚扶贫战。
“牛副书记你好,又来看我了,感谢你们。”正在烤烟地里干活的村民花发红一脸笑容的迎了上来。
花发红是老南村的村民,是政法委副书记牛炳荣的挂钩对象,拉着手说:“今年种了3亩烤烟,十多亩玉米,还养了好几头牛,两个孩子也到外面去打工了,今年的毛收入可能会达到5至6万元。”
经过一年多的挂钩帮扶效果非常明显,牛炳荣在村民蒋建明家,其妻子“炫耀”的说:“自从政法委挂钩我们村后,道路从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这么偏僻的小山村也有路灯村里也亮起来了,闲暇时间还可以到村委会锻炼身体。”
蒋建明儿子说:“自从市委政法委挂钩我家来,整个家庭变化很大,今年收入又要翻倍了。我也到结婚年龄了,通过政法委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家里也快脱贫致富,现在最大目标就是赶紧把婚结了??”
在走访中,牛炳荣不停地嘱咐村干部要对贫困多进行技术指导,多关心贫困群众,做到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村委会“特殊”党课
回访贫困村民当天下午,保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牛炳荣主持了一节“特殊”的党课,他还给村民党员、政法委干部集中上党课。
86岁的蒋金是老南村最年长老党员,他入党58年来,一直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在会后他激动地说:“走了一辈子土路,现在村里的路这么好,做梦都不敢想,感谢党??”
党课上还开展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各级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集思广益促进老南村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扎实推进老南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期间,市政法委干部、老南村全体党员干部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全体队员还以开展群众性大讨论活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怎么办”展开讨论共商扶贫发展大计,参会的政法委干部和村民党员分别进行了发言。
老南村脱贫致富的“牛办法”
“一定要抓紧时间落实,任何工作群众都看在眼里,对于扶贫的事情不能半点懈怠,心里必须装着百姓??”在挂钩村养牛场施工地,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永伦这样与挂乡干部说。
李永伦介绍,今年6月在隆阳区丙麻乡老南村建设入驻养牛户4户以上的肉牛养殖小区1个,新建标准化牛舍1400平方米;新建青贮氨化窖700立方米;推广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400亩。预计2016年底完成,开展肉牛标准化养殖综合配套技术培训2期100人次等。
李永伦说未来,养殖小区年目标存栏肉牛175头以上、出栏肉牛55头以上。初步估计年总销售收入55万元以上,并带动周边200户以上农户发展肉牛养殖。
据介绍,保山市委政法委精准扶贫老南村一年多来,已帮扶丙麻乡、老南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支付外出扶贫考察等30余万元;联系协调的老南村委会办公场所换建、进村1.6公里道路硬化、50套太阳能路灯、10套群众广场健身器材和300口爱心水窖等已全面完工;计划的太和集镇农贸市场建设、乡镇道路建设、村庄道路绿化等已立项,正按时间表、路线图如火如荼进行。(王春光 张丙海 邵维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