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夏季消防检查和农村村寨消防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将农村村寨消防专项整治提档升级,出台《黔东南州2016年农村消防年实施方案》,从工作责任、基础设施、排查整治、队伍建设、管理创新和宣传培训等六个方面重磅出击全面开展农村消防年建设工作。
全面夯实责任。首先是逐级明确工作职责。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农村消防安全“6789”工作措施,州人大也适时修订《黔东南州农村消防条例》,将县、乡、村和村民消防工作职责进一步具体化,并通过现场会等方式在全州推行。结合了民俗细化措施。对苗乡侗寨传承千年的防火安全村规民约进行细化和升级,实施防火公约全覆盖计划和村寨消防安全联防联动计划。严格了事故责任倒查。在去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出台史上最严消防追责条款“州八条”的基础上,严格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问责,目前已对16起火灾的45名责任人及消防工作开展不力的3个基层政府进行追责。
全面实施改造。首先是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分级指导、分类监管、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搬迁一批”的原则,编制全州村寨消防改造控制性规划和村寨修建性规划,制定村寨消防改造技术标准。全力推进改造,抓住省政府将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纳入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的机遇,全面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目前已对纳入改造计划的100个传统村落全部编制了改造方案,完成了43个传统村落改造任务。
全面排查整治。高规格发动,成立由州四大班子分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精兵强将参与的4个督导检查组,分片包干,明确任务,目前已排查50户以上村寨857个。二是高频次排查。建立农村消防督导检查常态机制,要求各县市每季度对乡(镇)督导率达100%,乡(镇)每月对30户以上村寨按照“八个必查”要求开展消防检查率达100%,村委会每周入户检查达100%,确保督导全覆盖、检查无盲区。
全面建设队伍。建强专职队伍,各乡镇中心村和27个一类重点村寨建立1支人员相对固定的专职消防队伍,并落实必要的人员、装备和运行经费,目前黔东南州已按要求建成专职消防队11支。普及志愿队伍,村寨按照人数不少于本村成年人数15%的要求建立志愿消防队伍,配备相应器材装备,确保在位率,目前志愿消防队建成率已达100%。落实专门人员,50户以上村寨全部配备村级安监员、消防协管员、鸣锣喊寨员和警务助理员“四大员”,按照5万元/人的标准解决人头经费,目前全州已配备11000余名“四大员”。
全面创新管理。成立了专门机构。在州、县两级组建专门的农村防火工作机构,9月底前完成州级机构组建,11月底前完成县级机构组建,从制度上解决过去多头管理、难以协调配合的难题。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服务管理平台,12月底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服务消防管理平台运行率达到100%。开展电气监控。利用贵州云数据的信息优势加快建立“消防云”,试点建设农村电气远程监控云平台,并在年内全面完成一类重点村寨电气安全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目前已安装电气监控终端2000余套。
全面宣传培训。狠抓日常宣传。加大宣传频次和力度,采取进村入户、鸣锣喊寨、多户联防等有效措施,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开展特色宣传。结合农村民族节日、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等活动,普及消防知识。做实校园宣传。全州中小学校全面普及消防宣传教材,每学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两个课时。落实重点培训。州消防支队利用党校培训、干部轮训、公务员学习等机会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各县市区在10月底以前组织乡镇、村干完成农村消防管理培训,目前已培训基层干部3000余人。(孙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