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安徽地区普降暴雨。
23时18分,安徽巢湖流域西河缺口站达12.51米,超保证水位0.61米,且继续上涨。这是自1955年以来西河最大洪水。
23时20分,时隔十三年,东大圩蓄洪区开闸蓄洪。
驻地位于东大圩圩区的安徽省庐江监狱防汛形势严峻!
该监狱区域内的东小圩圩坝内居民、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一旦发生漫堤、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灾情告急!
庐江监狱迅速启动级应急抢险预案,一支由近百名监狱青年民警为主力的抗洪抢险突击队,急行开赴抢险一线!
青年民警突击队分成五个小组,同时开展装运沙袋、打桩拉线、加固堤坝等各项任务。
暴雨中,队员们争分夺秒地战斗着,他们有的手脚上很快磨起了水泡,有的衣裤被划破,有的手被划伤冒出鲜血,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彼此相互鼓劲打气。
下午雨量变小,气温有一定的回升,被厚重雨衣裹住的队员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全身早已湿透,汗水顺着脸颊流下。
突击队分为装沙小组、扎口小组和运输小组,所有队员轮流参与到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队员之间高度的配合。运输沙袋是所有分工中最辛苦的一项,五名队员拉一辆板车,一名队员背着绳子往前拉,前后各两名队员负责掌握平衡和往前推,被雨水浸泡过的圩堤在无数次的运输 过程中变得泥泞不堪,往返一趟全身就会被泥浆重新洗刷一次。
“建芳,下一趟你休息,我来拉”青年民警柴立对已经拉了两趟的十五监区查建芳说道。
“不用,我再拉一趟,你们再休息会”,满头大汗、满脸通红的查建芳气喘吁吁地回答,说完就又背起绳子开始新的一轮运输。
小查,很少参与队员们的说笑,也听不到他的一句抱怨,却总能看到他默默无闻、埋头干活的身影。
绳子对折,将两头放入袋口,再把对折处绕着袋口外系个结,每十秒钟就能扎完一个沙袋。
十二监区民警林升光熟练地扎口,性格开朗的他是整个队里的气氛调节器,大家干活累的时候他就会以“自黑”的方式,缓解了大家的劳累。
监狱政治处民警张宁在搬沙袋的队伍里,身为青年民警突击队队长和团委负责人的他,嫌雨衣太过厚重,影响效率,干脆甩掉雨衣轻装上阵,汗水和雨水浸透全身,抢险的同时,他还关注着队员们的安全。
十四监区民警李浩是7月1日才宣誓完的新党员,大家都在打趣地说这是党对他的考验,问他有没有后悔,李浩笑笑没有说话,转身开始卖力地铲沙,其实,在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无论入党与否,作为庐江监狱青年民警,任何情况都要义不容辞地站在最前方。
下午四点三十分,安徽省司法厅厅长洪禹侯到白湖地区视察汛情,路过庐江监狱责任路段,看着正在奋战的青年民警突击队,向他们表达了亲切的慰问,并鼓励大家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中去,听到厅长的鼓励,队员们干劲十足。
......
由于连日雨水的浸泡和外河高水位的压力,3日上午,监狱生活区外河河堤内侧、环路外侧突然出现长3米宽近1米深的塌陷,不远处也同时出现明显的塌陷痕迹!
抢险队员林升光不加思索第一个跳下洞中,徐彬彬随后也跳了下去,张宁、吕俊等其他突击队员迅速将一包一包沙袋和从周边地区收集的石块传递给两人,林升光和徐彬彬两人手脚并用奋力将毛石和沙袋填入洞中......
周雪峰、徐军、郭德明、马安等在周边搜索石块,抱着石块冲向抢险地点。处理好塌陷区,突击队员们又将另一个危险区域挖开,填进毛石和沙袋,填土,压实,整平.....
他们,就是这样的突击队员!
有的刚轮休回家,
有的刚刚初为人父,
有的自家同样遭遇暴雨侵袭
.....
但抗洪抢险的集结号想起
他们,义无反顾奔赴第一线!
他们,
就是这样的
监狱青年民警!
抗洪一线的突击队员!(胡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