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3456”工作机制 共筑禁毒防线

2016-07-05 09:58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武陵山腹地、黔渝湘三省市交界处,是西南地区重要出海通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铜仁市正逐渐成为西南传统毒品和东部沿海地区新型毒品过境的重要通道,面临过境、集散、消费并存的多重压力,毒情形势较为严峻。

  近年来,在铜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铜仁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三个遏制”为目标,秉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项并举”方针,深入推进禁毒利剑、斩毒、清剿、净土、回归“五项行动”,全力打好禁毒宣传、缉毒执法、禁吸戒毒、禁毒管理、重点整治、禁种铲毒“六大攻坚战”,着力构建“三一体系、四打机制、宣传五抓、提升六率”的“3456”工作机制,推动铜仁市禁毒工作向数据化、精准化、法治化、社会化迈进。

  一套体系、一把手工程、一次汇报,“三一体系”把禁毒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

  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禁毒工作,把禁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铜仁市、县、乡三级禁毒委均成立禁毒办,明确了编制、人员及机构规格。目前,铜仁市各地均已按要求全部配备到位,实现了禁毒工作上“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同时,铜仁市、县党委书记任禁毒办第一主任,市长、县长任禁毒办主任,把禁毒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其中,松桃、沿河、思南三个毒情较重县均由县委书记任禁毒委主任,将禁毒工作纳入“书记工程”推动落实。

  据统计,2016年,铜仁市预算禁毒专项经费6000万元,同比增加30%。

  此外,铜仁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每季度必须听取一次禁毒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各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也经常性研究部署禁毒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铜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5次听取研究禁毒工作。

  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多次就加强禁毒工作作出批示、指示。

  铜仁市市长、市禁毒委主任陈晏出席铜仁市禁毒工作会议并讲话,专门就推动落实全省“4·12”禁毒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

  铜仁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局长张涛多次研究禁毒工作措施,督导禁毒工作落实。

  坚持以“打”开路,“四打”措施严震慑

  近年来,铜仁市聚焦精准化,实施“部门联动整体打、组建专班精准打、同步上案合力打、跨区域协作同步打”的四种灵活打击策略,重拳出击,形成严打”毒品犯罪高压态势。

  据了解,铜仁市坚持专群结合方针,发展壮大禁毒协会、禁毒志愿者协会、社区工作者等群众性禁毒团体,延伸打击毒品信息触角,提升部门联动的整体打击能力。同时,为提升打击效果,针对零星毒品犯罪案件,建立了公、检、法快侦、快审、快判联动机制,提升了审判效率。

  为认真贯彻《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铜仁市按照“毒进不来”的要求,以“毒品渗透空间越来越小”的目标,组建了公开查缉毒品专业队伍,从而织牢公开查缉毒品的“天罗地网”,实现铜仁市公开查缉毒品数、破获案件数增长。

  铜仁市组建的专业毒品查缉队伍,长期24小时驻守玉屏、松桃等毒品检查站,开展不间断、全方位、常态化毒品公开查缉。

  截至目前,铜仁市专业毒品查缉队伍,缉获毒品共185.37千克。

  针对毒品多样化的形式,铜仁市采用多用方式同步进行侦查。今年来,铜仁市破获毒品案件162起,缴获毒品17.4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1.63%。破获了碧江“3·30”通过物流寄递特大贩毒案,缴获毒品海洛因1750克。

  此外,针对部分县区外流吸贩毒人员较多和沿海合成毒品过境、流入较多的实际,铜仁市建立跨地区警务协作机制。张涛等先后率队赴外流吸贩毒较重地佛山、中山、天津等地签订警务合作协议,建立打击毒品犯罪信息共享、情报互通、整体联动机制。

  截至目前,通过异地联合作战侦破毒品案件7起,缴获毒品7066.61克。

  强化宣传教育,“五抓”机制促转化

  为强化禁毒宣传教育,铜仁市抓统筹、抓重点、抓基地、抓亮点、抓普及,聚焦宣传教育,着力提升防毒拒毒水平。

  铜仁市积极统筹党委政府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和社会各类新闻媒体,运用多种形式加大禁毒宣传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力军作用,统筹做好教师队伍禁毒培训、禁毒课程安排、禁毒教材编写等工作。

  同时,铜仁市把宣传教育的重点对准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纳入平安创建、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内容,把毒品预防教育内容纳入大中小学生日常课程,严格落实每学年不少于4课时的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程。针对青少年群体和合成毒品滥用两个重点,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等宣传教育活动。

  铜仁市加强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在学校开展每学期上一次禁毒警示教育课、开展一次禁毒主题班(队)会、每月出一期专刊、学生写一篇心得、向家中亲人作一次宣讲“五个一”宣传活动;编织了“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教师—家长”为主线的禁毒宣传教育网络。

  近年来,铜仁市涌现出石阡汤山一小“一墙一廊一基地”、江口中学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等禁毒亮点工程。

  目前,铜仁市已启动至少1所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0所市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00所县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000个毒品预防教育示范班级创建工程,并要求吸毒人员千人以上的区(县)必须建立一个永久性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禁毒教育基地。

  结合工作实际,铜仁市体现地域特色,探索建立外流人员毒品预防教育。创建“给外出务工人员一封信、与外出人员签订一份禁毒责任状、对外出人员进行一次毒品预防教育、对外出人员进行一次跟踪调查”“四个一工程”,得到省禁毒委的充分肯定和推广;成立由律师、医生、宗教人士和专家学者、群众代表参与的禁毒协会,充分发挥各界人士智力优势开展宣传、宣讲,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禁毒工作的志愿者、参与者,形成禁毒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此外,铜仁市把禁毒知识融入平安建设大宣传行动中,印制《禁毒警示教育知识及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禁毒扑克、茶杯、日历等宣传资料送放到群众家中,在户口册扉页中打印禁毒知识,把印有禁毒警示教育内容的作业本发放到中小学生手中。把禁毒知识作为公益性宣传落实到出租车、宾馆等行业,还将禁毒反邪与科普宣传融合,开展“科普大篷车进百村百校”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QQ、微信等媒体加大宣传,并选择性地温馨提示、致一封公开信、发一条短信,将禁毒知识向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延伸。

  强化收戒管控,“六率”提升促长效

  铜仁市注重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从日常监管、场所建设、安置就业、责任追究等环节入手,以提高管控率、转化率、收戒率、收治率、安置率、整治率等“六率”,巩固禁毒工作成果,涌现出石阡14年“无毒害”创建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原副省长、原省公安厅厅长孙立成批示肯定。

  铜仁市禁毒成员单位加强对涉毒活动及特行场所的管控,开展经常性摸排整治,公安禁毒部门联合疾控中心坚持对特行从业人员进行高危从业人员月尿检和抽血化验制度,严格持《合格证》上岗,有效防范特业场所成为新型毒品滋生的温床。以常态化的监督管控挤压涉毒违法犯罪空间,杜绝涉毒活动的落地。

  铜仁市要求,县(区)城区建立社区阳光戒毒康复服务中心。社区阳光戒毒康复服务中心是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集中开展集脱毒治疗、心理咨询、劳动技能培训、介绍劳动就业于一体的服务疏导中心。建成后,能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有效戒断毒瘾。同时,通过劳动培训机构派驻人员面对面的形式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介绍企业和用工单位,通过劳动来自谋出路,使他们能尽快真正地融入社会,回到家庭和亲人的怀抱。目前碧江区和江口县已建成戒毒康复服务站并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开放。吸毒人员百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服务站,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定期尿检、服务救助、心理咨询等帮扶工作,确保各项戒毒康复措施落到实处,有效提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同比上升2.57%。

  同时,铜仁市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满足“应收尽收”,解决无场所收戒问题。实行严禁以罚代戒、严禁随意变更戒毒措施、严禁降格处理、严禁收钱放人的“四严禁”,重点对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五类人员”开展强制隔离戒毒。

  针对自残自伤逃避打击、患有艾滋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特殊吸毒人员,铜仁市级财政落实专项资金2500万元建设“阳光康复医院”,第一期设置床位100张,招聘医技人员50名,已于今年5月20日正式运营,目前收治各类“特殊群体”人员59人,实现收治率从零到19.67%的重大突破。探索出了一条破解涉毒特殊群体“关不进、放不得”难题的有效途径。

  此外,铜仁市将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指导就业与扶持创业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争取财政资金投入,继续加大力度,确保县县建立一个以上“阳光工程”安置基地。按照集中安置、分散安置、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模式,目前共安置戒毒康复人员6000余人,实现有就业意愿的集中安置达到100%。

  铜仁市以市“两办”名义制定下发了《铜仁市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落实各地、各成员单位和企事业主体责任。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是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分别对本地、本单位禁毒工作负总责和主要责任,对禁毒工作不重视,不履行禁毒工作职责或履职不力、措施不力、责任不落实的,严格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截至目前,铜仁市“黄牌”警告重点县3个,重点乡镇7个,已有5人因被国家、省、市立为重点整治地区被取消提拔、交流资格。(陈忠乾 马春晓)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