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陕西榆林综治办:创新举措 推进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2016-06-30 17:42  来源:陕西政法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2016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综治办按照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安排,结合“两学一做”活动,以“突出六个关键词,强化六种意识、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为思路,以提升公众安全感为主线,以深化平安建设为载体,推出十项创新举措,狠抓工作措施落实,全力助推综治工作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一是组织开展全市公众安全感调查,提高调查实际效果。市综治办对全市城区所在的19个乡镇(办事处)和农村其他203个乡镇(办事处)分开进行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创建知晓率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分别进行排名排位,全市通报。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格实行省市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责任查究的意见》,对在省、市公众安全感调查中处于后进的县区、乡镇和政法部门第一年予以“综治警示”,连续两年予以“一票否决”,连续三年采取组织措施处理,全力提升调查水平。

  二是实行综治工作考核全覆盖,强化各项工作落实。在对县区综治工作考核的基础上,推行实施综治成员单位目标任务考核,细化分解了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量化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详细规定了考核内容、方法和程序,实现了县区综治工作和市级成员单位考核全覆盖,涵盖了中省市综治各项工作任务,为强化综治各项工作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

  三是创新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平安乡镇(办事处)、平安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的办法》,配套制定了考核命名办法及试行标准,对已经命名挂牌的平安乡镇(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工作回访评估,目前,已对1个平安单位进行摘牌,对5个乡镇的市级平安乡镇称号予以否决,有效调动了基层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坚持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加强治安整顿。出台重点地区认定标准和挂牌整治实施方案,分别从挂牌、整治、督导、摘牌四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严格结果应用,第一年挂牌实行综治警示,连续两年一票否决,连续三年实施组织处理。今年以来,共对2个重点县、14个重点乡镇(办事处)进行了挂牌,夯实了领导责任。

  五是实施干部晋职晋级“综治工作鉴定”,夯实各级工作责任。以中央3月份出台的《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为契机,制定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晋职晋级实施“综治工作鉴定”办法的通知》,明确干部晋职晋级要实施“综治工作鉴定”,强力推动各级各部门综治工作责任落实。

  六是推进综治信息化建设,打造平安建设增长点。下发了《2016年综治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交办书》,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市“十三五”规划推进实施,确保年底全市12县区综治信息化实现全覆盖,切实做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七是推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手段,创新推出重大矛盾纠纷、重大不稳定因素和重大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三会合一”制度,每月召开矛盾纠纷调处会,分析研判突出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已排查1644件,调处1590件,调处率达到96.7%。

  八是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堵塞违法通道。综治部门会同公安、交通、邮政管理、国家安全、工商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实行寄递行业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确保将违禁品堵截在寄递渠道外,切实从源头上保障寄递安全。

  九是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管控能力。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全市城乡社区视频监控建设的意见》,重点开展乡镇派出所监控平台、重点村落视频监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技防建设,通过三年时间,使全市所有社区、乡镇农村技防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市各个村组(社区)组建5万名的“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联合公安、电信推出“十户联防”举措,实现“一家求助、多家支援”效能,目前,已建成66个示范乡镇、166个范村、4921个用户。

  十是利用新媒体开展精准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开通了平安榆林建设微信公众号、手机报和短信业务,针对不同对象发送不同宣传信息,实现立体化、多层面、精准化宣传,目前,已发送各类稿件50余篇,为提升综治工作整体水平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高扬 延春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