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江苏南京公安推行微警务应用一体化建设

2016-06-29 08:17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晓君
字号  分享至:

  南京公安推行微警务应用一体化建设

  “实人用户”可“刷脸”服务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6月28日上午举行公安微警务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南京公安微警务平台二期建设升级版的新功能。南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李明杰在发布会上介绍,经过近4个月的集中技术攻坚,包含交管、出入境、户政等部门在内的24项公安业务功能已经全面上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搭建起了以“南京公安”微信公众号为载体,集服务群众、大众创新和社会管理为一体的智能服务平台。

  南京市公安局是全国首个进行微警务应用一体化建设的公安机关,目前通过破除信息孤岛,已经将市局户政、出入境、交管、指挥中心等30多个警种部门业务数据进行了有效汇聚,并和市房产、社保、卫计委等17个部门共享交换数据,还引入车辆保险、邮政快递、开锁服务等社会服务,搭建起了“服务互联互通、警民联系顺畅、宣传引导贴心”三位一体的微警务生态圈。南京市公安局还建立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智力保护措施,对接入企业开发的创新应用启动了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固化工作,实现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目前,微警务平台已入驻企业8家,研发服务模块50余个,固化知识产权20多项。

  截至2016年5月底,南京公安微警务平台吸引了关注用户40万,已累计为群众在线提供服务达100多万次,真正通过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警务效能。在二期建设中,还增加了关注用户个性化的“定制提示”服务,市民只要打开南京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点开“微应用”中的“我的信息”,进入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就可以通过微信接受交通违法曝光、驾驶证到期等各种推送提示信息,实现“一次认证、全国通行”的便捷。

  通过升级,南京公安微警务用户还分为关注用户、注册用户、实名用户、实人用户等四种,可根据用户注册认证等级,享受不同的服务。其中最新开发的实人用户,将人脸活体采集影像与二代身份证比对认证并保存人脸特征数据后,办理各项业务只需要“刷脸”即可进行。

  南京公安还从依法保障律师与在押人员的会见权利,尊重和保障律师执业权和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的理念出发,创新优化管理机制,由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透明,在微警务平台上线了“律师预约会见”在押当事人模块,受委托的律师可通过手机微信向公安羁押场所进行预约。(丁国锋)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