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黔南州工作汇报,研究指导黔南州经济社会发展。会议强调,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黔南要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
省委书记陈敏尔说:“黔南州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扬大射电创新精神,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奋力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省委书记的指示,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黔南发展的殷切希望和谆谆嘱托,对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既是巨大的鼓舞、又是极大的鞭策、更是重大的机遇。
目前,黔南州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各部门正按照省委,黔南州委、州政府的总要求,站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全局和高度,不断拓展和延伸“5531”和“112”模式的丰富内涵,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12模式”经验的体系中深入推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升级版”——“一站式办公”、“一张卡连通”、“一条龙服务”的民生服务工程体系。该工程的推出,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升级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社会治理是一个老课题,同时又是一张“新试卷”。近年来,黔南州各地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经验。其中,瓮安县“5531”、福泉“112模式”经验,获得中央、和省委的高度肯定,被中央综治委作为社会治理体系新样本全面推广;“5531”、“112”模式所探索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径引发社会关注……这些经验为贵州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创出了新路,为全面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试范样本。
今天,当人们还在关注“5531”、“112”模式这项民生工程落地生根,惠泽人民群众的时候,黔南各级党委、政府、全州政法各部门又站在新的起点上,正着力政法工作供给侧性改革,不断延伸“5531”、“112”模式内涵,创新推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12”模式之——“一站式办公”、“一张卡连通”、“一条龙服务”的民生服务体系新工程。
一站式办公——
让群众带着问题来,捧着满意归
黔南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各县市区现有的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服务全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站式办公模式服务群众。
群众进入该中心后,只要凭着在中心“挂号”,登记审核、通过的一张服务连通卡,便可通过这张卡在一站式一个厅十几个窗口办理事关社会民生相关事务;从邻里纠纷调处到法律服务,再到司法诉讼服务等一揽子的民生工程都将在通过一站式受理,一张连通,一条龙服务中去调处、化解终结,让群众带着问题来,捧着满意归。一站式办公,不仅实现服务平台全要素整合,关键点是群众不用跑冤枉路。
“以往,我们发生纠纷后都要跑到县群众工作中心,去了以后,如果涉及到法律方面的问题,还得跑到当地司法所找律师帮忙。有时一天来回要跑几趟,事情也办不好,现在不同了,不管是涉及矛盾纠纷,还是寻求法律帮助,只要我们到县里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拿到一张服务连通卡,你就可以凭着这张卡,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在每个服务窗口对号入座,不管你是哪方面的问题,在这里一站式办公,都会让你得到满意的答复和帮助。”面对记者说起得到龙里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楚律师帮助自己答疑解惑的这件事,当事人吴谋内心还充满着感激之情。
原来,当事人吴谋系某公司老板,而张晖于2015年12月到吴谋所开的公司处求职,双方达成协议先试用,试用期间张晖因工伤造成右腿骨折,因此向吴谋索取医疗费。当吴谋来到该中心后,该中心公职律师楚律师当面为吴谋答疑解惑:既然双方已经达成协议,那么员工自订立劳动合同起,就与用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所以在试用期发生工伤也应享受工伤待遇。
“向吴谋这样的求助的故事还很多,你今天所看到只是我们三个中心‘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要素整合之后对外服务的一个工作缩影。”龙里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家健介绍说,通过整合服务平台的好处在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上下联动、左右衔接、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如果当事人的诉求属于信访案件,当事人的诉求服务会直接导入信访案件受理窗口,按照信访程序受理办理终结;如当事人是矛盾纠纷调解问题,当事人的诉求服务会导入矛盾多元化调处中心的人民调解组织窗口;经过人民调解组织或者第三方调解组织调解完毕后,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向司法调解窗口申请司法确认办理终结并立卷归档。”龙里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黎彤说,这样一来,三个中心的服务、定位、功能并没有改变,从现象上看一站式受理和办理终结的场景看似很忙,而实际上是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每一个窗口,每一个人,都是对号入座,规范有序专业的流水线工作运行机制,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黔南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吴胜华表示,该州着力推进政法工作供给侧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按照省委和黔南州委的要求,不断延伸“5531”和“112”模式的内涵,创新整合基层政法综治各部门的综合服务平台,使政务服务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
如今,黔南州各县市将群众工作中心、矛盾多元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三个中心的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全要素整合,不仅打破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壁垒,而且还有效地给群众畅通法律诉求通道,不让群众来回跑冤枉路,不让群众增加诉求成本,当事人感到很满意。
一张卡连通——
人性化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办事
“我的服务卡虽然弄掉了,但是到县里面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咨询窗口报出我的名字,他们的电脑上就会显示出我的诉求和办结情况。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有一张就诊卡一样,只要你凭着这张服务卡,你不仅可以来他们这里面对面咨询和查询,而且还可以在网上查询输入受理申请编号查询,随时随地都知道自己的事情办到什么程度,很人性化。”家住惠水县涟江办事处凤山社区的李大妈高兴地说。
2015年2月,李大妈家因为棚户区改造,房屋被拆迁获得房屋补偿款分配问题,几个子女因为意见不统一,虽然已经经过社区调解组织调解成功,但李大妈怕子女们今后反悔,特向该惠水县法律服务中心司法确认窗口申请司法确认。“你可不能小看这张卡,这张卡的作用大。”惠水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继来认为,过去,群众工作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还没有实现一站式办公和受理群众诉求之前,群众的来访、来点、来信诉求一般都是以纸质上的台账为准,事情办到哪一步,当事人一般都要查阅相关办理台账,才知道受理和办结情况,甚至于在这个窗口递交材料,到下一个窗口又要重递交申请材料。这样一来,每个办事窗口效率不高,而现在不同的是,这一张卡,实际上它就是一张服务智能卡,通过卡上的信息,我们一站式受理系统的每个窗口,甚至我们网络服务平台上通过相关认证码输入,就可以获悉当事人在每个中心每个窗口上受理、办理、办结情况。
“一般当事人只要到我们引导窗口,并现场出示我们一站办制作的服务卡,我们就可以知道当事人所办理的事项办理到哪个窗口,办理到什么程度,并且可在第一时间告知当事人,以便缩短当事人来回到各个窗口询问,来回跑,从而提升服务效能。”荔波县多元化调处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通过一人一卡,建立相应的服务数据档案,群众有了这张卡,就等于有身份数据档案,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和到窗口查询。
“因为在一站式办公服务平台上,三个中心,每一个窗口,群众通过一卡通受理的案(事)件在每个平台上,每个窗口上都必须注明受理时间,受理情况,办结情况说明等。”黔南州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州维稳办主任罗必刚表示,通过这张连通服务卡,不仅让群众明白任何诉求都必须依法依归按程序办理,同时也监督各中心、各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在受理和办理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故意拖延时间等,同时有了这张卡,让群众明白了怎么办,办什么的的问题?通过一卡连通,网上,网下一目了然。
一条龙服务——
减少群众诉累,提升司法公信
“群众工作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三中心一站式服务是社会矛盾纠纷进入司法领域的第一道关口,也是群众接触法律服务、感知司法为民的第一个服务窗口。如何在第一时间有效依法妥善解决问题,给群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避免群众‘问累’‘诉累’‘跑累’,关乎政法综治部门形象、事关司法质量和司法公信力。”罗必刚认为,在这方面黔南州创新工作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黔南州的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治理体系也随之转型,由诉讼与非诉讼机制构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为社会治理的应然选择。事实上,很早前,黔南州就已经明确涉法涉诉改革方向,理清思路、建立机制、细化措施、稳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适合于化解基层涉法涉诉矛盾纠纷的“黔南经验”。但随着经济社会变革加速的发展,群众需求的诉求服务更多元,窗口服务也必须与时俱进、转型升级。“我们深刻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已经不再满足于立案、信访,还希望更多事项能一揽子完成,期盼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官司。”黔南州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黔南州各县市立足实际、顺势而为,正着力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州各县市一站式办公,一张连通,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机制正如火如荼向前推进。
“进了一站式办事大厅,事情全办清。”罗必刚说,这就是整合三中合一站式规范化建设的成果。黔南州还将以“规范化”为破题改革的首要之举,出台了相关建设实施意见,强力推进此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为打造“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社会治理服务平台,该州各县市还将整合提升其他事项服务功能,全部前移至中心“一站式”办理。目前,当事人在服务中心就可办理法律服务,纠纷调处,诉前保全、申诉信访、判后答疑、查阅卷宗等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了“进了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不少市县还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功能,如龙里、惠水、都匀、荔波等县还主动将法律服务功能拓展;龙里、惠水等地司法行政部门还在乡镇、社区、厂矿企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服务室”,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延伸至服务群众的家门口。
如今,群众走在一站式办事大厅,“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社会治理工作样本。
“我要告我女儿,我要申请法律援助。”去年8月,陈某来到龙里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哭诉。经了解,陈某因与丈夫感情不和,二十多年前与丈夫离婚后便离家,近一年才回来,期间与女儿联系甚少,回来后陈某多次去看望女儿,都遭到了女儿的拒绝,加上陈某身体不好,经常去医院,生活较为困难,但是女儿对他不管不顾,这才导致陈某伤心欲绝,状告女儿。在法律服务咨询窗口,工作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倒上热茶,耐心地给她分析母女感情破裂的原因及提起诉讼的后果,通过几个小时的劝说,陈某心情渐渐平复下来,最终同意先行调解。终于使得母女二十一余年积怨得到化解,人间从此又多了一份真情挚爱,少一份仇恨怨念。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一站式服务能不能成为使广大群众理解、信赖、认可和支持社会治理工作的平台,最终还是要靠优质高效的政务、司法服务水平和质量。”惠水县信访局副局长、县群众工作中心副主任陈世维如是说。
目前,在黔南州各县市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创新推出的一条龙服务已经成为方便群众、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已经成为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问累”“诉累”“跑累”问题;已经使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延伸服务能够全面提档升级,从而实现一站式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社会治理工作新成效。
记者手记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社会治理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是最大的主题。历史和事实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才能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当下,黔南州各县市推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延伸服务模式:一站式办公,凝聚的是人心;一张卡连通,接的是地气;一条龙服务,化的民怨,解的是民忧。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之黔南州矛盾多元化解“112”模式经验被认可,被复制,被推广,再到今天延伸服务内涵所推出的“一站式办公,一张连通,一条龙服务”的社会治理工作新路径,每走一步,黔南州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各部门都用心思考着发展与稳定的社会辩证关系;每走一步,都彰显出黔南社会治理工程的民生情怀。
黔南始终从“高位统筹,顶层设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战略高度出发,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与推进行社会治理变革、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市场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一道,共同推进,从整体上提高民众福祉,保证民生的幸福和尊严,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