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凌晨,执勤中的汕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濠江大队民警张海德意外被一辆小轿车撞飞,身受重伤后抢救无效,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年仅44岁。这位被大家公认为“业务精英”的民警陡然去世,让人悲痛不已。
“沉痛悼念张海德同志”、“向张海德警官致敬”、“张海德警官一路走好”……6月23日上午9时,汕头市近700名公安民警和各界人士来到汕头市殡仪馆告别大厅,深情送别以身殉职的交警张海德最后一程。
执勤中意外殉职 众人泪别张海德
“张海德的感人事迹是社会正能量,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6月21日凌晨5时15分,张海德和同事林凯扬接“110”处警指令,到礐石大桥中段桥面勘查一宗小汽车与摩托车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张海德在事故现场认真勘查的过程中,一辆飞驰而来的小轿车意外地将其撞飞,身受重伤的张海德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在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全面铺开,抢救室的医生争分夺秒,全力进行抢救。张海德的伤情牵动了汕头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和市局党委,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心,设法挽回张海德生命成为人们最为迫切的愿望。
汕头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邱伟第一时间带领市局其他领导赶到医院,组织协调抢救工作。医院为此抽调了全院最好的医生迅速投入到抢救张海德的紧张战斗中,整个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6月21日上午9时30分许,经医院全力抢救,张海德还是因伤过重,不幸以身殉职,永远离开了他无比热爱的工作岗位,年仅44岁。
省公安厅副厅长郭少波得知张海德不幸以身殉职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表示慰问和惋惜,并安排省公安厅交管局副局长梁景常带队赶到汕头,看望慰问张海德的亲属及与张海德的遗体告别,告慰英灵。
6月23日,花圈簇拥,哀乐低回,张海德的遗体安卧在缀满鲜花的灵柩中。警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向张海德的遗体三鞠躬,并列队瞻仰了张海德的遗容,挥泪送别这位优秀公安民警。在送别会的会场外,数十名群众自发拉起了横幅,神情悲戚凝重。义工邱显达对记者说:“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张海德警官因公殉职的经过,我们大家都非常痛心,今天有100多名义工自发前来为张海德警官送行。他的感人事迹是社会正能量,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刻苦钻研成为“业务精英”
“张海德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自1994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张海德常年活跃在维护社会治安第一线。在汕头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工作期间,他便是打击“两抢”专业队的业务能手。2011年8月,张海德调到汕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濠江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担任中队班长,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刻苦钻研事故处理业务,虚心向领导和老同志请教,很快成为一名业务骨干。
“张海德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面对事故当事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刁难辱骂,他总是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消除误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树立了公安民警的良好文明形象。”汕头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郑康宏回忆道。
濠江大队内勤中队中队长熊志强告诉记者,近5年来,张海德参与事故处理案件1600多宗,参与协调解决事故2000多宗;他在出警处理事故过程中共抢救伤者50多名,使伤者都得到及时救助;他还独立完成事故案件调解100多宗,使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得到赔偿。在做好事故处理的同时,张海德还会向事故当事双方耐心宣传道路安全行驶知识,使辖区内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所下降。
张海德这位被大家公认为“业务精英”民警的突然离世,让领导、同事倍感痛惜。与张海德一同执勤的同事林凯扬接到消息时悲痛地说:“太惋惜了!他是一位好民警!”
情法结合为人民服务
“张警官工作细致,公平公正。我们很满意。”
交警这份职业,责任大压力重、琐事繁杂、接触群众多、社会面也广,在处理交通事故的过程中,碰上事故双方闹事的、哭闹的、纠缠的,是司空见惯的事。每次处理事故时,张海德都会尽自己所能还原真相,秉公处理,调解事件。有时面对群众的不理解,甚至出言不逊,他都能耐心细致解释;处理交通事故时,碰上情绪激动的、家庭情况较差的群众,在法律的框架下,张海德都会酌情处理,真正做到“情与法的结合”。
张海德性格爽直,胸怀豁达,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处理事故秉公持正,满腔热情对待人民群众。“群众有困难,我们能帮则帮,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做人的良心道德。”这是张海德平日里最常说的一句话。2014年4月12日清晨6时许,濠江区葛洲社区中年妇女陈某驾驶电动三轮车在天公岭小路与一辆小汽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陈某当场死亡。鉴于死者家庭经济困难,负责处理这宗交通事故的张海德耐心做当事双方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法。经过他先后多次调解,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赔偿协议,由小汽车驾驶员杨某赔偿死者陈某家属47万元。时至今日,陈某的丈夫提及此事仍感激于怀:“张警官工作细致,公平公正,我们很满意!”
2016年5月30日,当地老汉陈某骑自行车路过濠江区河浦大道时,被一辆轻型自卸货车撞伤,其后被送往濠江新圣创伤骨科医院治疗,经诊断为大腿韧带断裂,在缝了30多针后需分期做3次手术。在完成2次手术后,家境困难的陈某已拖欠医院2万多元医药费,面临治疗中断的困境,肇事车方还在四处筹款。负责事故处理的张海德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与陈某的家属一同前往医院,向院长解释相关情况,取得了院方的理解和支持。目前陈某仍在住院治疗,伤情正在逐步好转中。
尽忠职守还原事故真相
“张海德就是这么忠于职守,对工作认真负责。”
2013年10月13日23时,天下着雨,53岁的陈某兴驾驶无号牌二轮轻便摩托车从汕头往潮阳方向行驶,途经濠江区磊口桥头路段发生交通事故,陈某兴被撞伤,摩托车也被撞坏,陈某兴送医院抢救途中死亡,肇事车辆逃逸,现场仅留一滩血和一些摩托车碎片。后来张海德连续3天都呆在事故现场查找线索,同时走遍了濠江区大大小小的医院以及汽车修理店,最后从现场遗留的几个字母中辨认出了肇事大货车。
张海德等办案民警进一步调查取证证实,2013年10月13日23时17分,刘某涉嫌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途经国道324线处与陈某兴驾驶的无号牌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刘某驾车逃离现场。2013年10月16日,张海德等民警在东莞市将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刘某抓获归案。“张海德就是这么忠于职守,对工作认真负责。”濠江大队高队长说。
民警陈旭升说,在日常事故处理中碰到肇事逃逸案件且仅有路过群众报警的,张海德都会千方百计联系报警人要求他们协助调查,还原事故的真相,以此让受害人得到应有的赔偿。
舍小家顾大家担重任
“儿子的事情处理完了,我要回来值班。”
“上有79岁老母亲,下有11岁读小学的孩子,妻子无业在家,张海德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和‘顶梁柱’。海德是个孝子,他每月都拿四百多元放在茶叶罐里给母亲当生活费。”说起张海德家庭状况,濠江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林育新神情哀戚,他担忧地说:“海德去世后,这个家就失去了依靠。”
加班加点是警察的工作常态。交警每3天轮值一次,每次值班都是24小时;倘若值班期间有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天还得处理案件,休息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自2011年8月份从巡警大队调至交警大队,张海德一直奋斗在基层和一线。近5年来,他都没有请过一次假,无论是中秋节还是春节,甚至连他的老父亲过世了,他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孩子生病发烧,正在工作的张海德接到妻子的电话,也只能先交待其代为照顾。
高队长告诉记者,2015年除夕,张海德的儿子患了急性肠胃炎,张海德请他顶班后带儿子看病,一个小时后又回到岗位,高队长说:“我都顶班了,这个时候你还赶来干嘛?”张海德说:“今日我值班,儿子的事情处理完,我要回来值班。”
同事陈旭升说,在近期开展的“创文”交通秩序提升行动中,张海德主动向领导请缨,利用非值班时间在早中晚三个高峰期到礐石大桥收费站参与指挥疏导、查纠交通违法行为,为促进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的好转尽心尽力。张海德这种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为民的大道更加宽广。
人物档案
张海德,中国共产党党员,1994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在汕头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工作期间,他是打击“两抢”专业队的业务能手,常年活跃在维护社会治安第一线,去世前为汕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濠江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班长,先后多次被该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公务员并授予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