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沟,是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必经之路。果子沟山势险峻,经常5月飘雪,气候变化很大。果子沟上空,时常可见苍鹰盘旋,鹰眼敏锐,在几千米的高空可以轻易发现地面上活动的猎物。
伊犁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清水河大队中队长张树峰,也常年战斗生活在这里。自2013年驻勤果子沟公安检查站以来,张树峰带领中队民警,共抓获各类吸贩毒人员40余人,抓获网上追逃人员4人,查获毒品大麻数百公斤、各类违禁物品100余件,他被战友们誉为守护果子沟的“猎鹰”。
“猎鹰”抓获命案疑凶
2015年10月18日,张树峰带领队员夜检。此前果子沟检查站收到一份协查通报:“10月16日,乌鲁木齐市发生一起重大杀人案,两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潜逃,请各检查站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关注协查。”按理说此案发案已过两日,且通报上关于两名涉案嫌疑人的信息十分模糊、潜逃方向也不明确,跟远隔千里的果子沟公安检查站,似乎没有太大关联,可张树峰却将协查信息牢牢记在了心里。
当日7时许,一辆由乌市发往伊宁市的线路车在果子沟接受安检,车内乘客下车接受身份查验,张树峰下意识地多看了其中两名男子两眼,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协查通报中两名涉案在逃人员的基本情况。
张树峰见两人神色异常,快步追了上去,安排队员将两人分开进行审查。通过近距离观察体貌特征和查看身份证信息,他发现其中一人的体貌特征与涉案嫌疑人较为相似,且姓名吻合,遂立即进行深入排查比对。
随后,张树峰确定此人就是协查通报中的涉案嫌疑人之一。一个人确定了,那么与他同行的是不是就是另一名在逃人员呢?经过再次比对,这名同行人员所持身份证信息与协查通报上所述完全不符。张树峰没有轻易放弃,立即对其隔离讯问,通过检查手机信息和深入比对排查,确定此人就是另一名涉案嫌疑人。
最终,在乌市“10·16命案”发案两天后,张树峰和执勤民警将在逃的两名嫌疑犯在果子沟公安检查站抓获。
鹰眼烁烁 破获贩毒大案
2016年1月13日凌晨1时许,一辆白色轿车驶入果子沟公安检查站,张树峰带领执勤人员对该车例行检查,发现车内连同驾驶人共4人。民警示意车上所有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进行安检查验,车内3名乘客头也不抬地迅速下车进入安检厅,查验身份信息一切正常。
走出安检大厅后,张树峰发现,3人始终躲在角落里焦急地等待上车,神态十分可疑。张树峰立即安排执勤民警将车辆进行再检查。这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这3人发现民警查车后,就鬼鬼祟祟地远离车辆,似乎在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而白色轿车的司机也面色紧张。张树峰断定,这4人和车辆一定有问题,遂果断决定立即将车辆扣留,并将4人逐个带到询问室进行审查。这时,其中一人趁着夜色突然拼命逃跑。早有准备的张树峰迅速带领民警追捕,将其抓获并控制。这一突发状况,更让张树峰坚信这辆车及人员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张树峰立即安排警力将4人全部控制住,并对4人先进行了尿液检测,尿检结果吗啡呈阳性。随后,民警对这4人驾驶乘坐的车辆进行全面搜查,在车座底部和两个抱枕里搜出包裹严实的疑似毒品大麻7个大包、3个小包。经初步讯问,4人承认物品为毒品大麻,经现场称重,共计7.1公斤。
张树峰判断,如此大量运输贩卖毒品,一定还有幕后大佬,遂立即将案件移交至上级缉毒部门,经扩线深挖、乘胜追击,又在乌鲁木齐市抓获3名涉案人员,查获毒品大麻150公斤。
蛛丝马迹 断窃贼退路
2015年2月5日,张树峰跟往常一样带队执勤。一辆乌市发往伊宁市的大巴车停了下来,车上的乘客陆续下车接受身份查验安检。待乘客下车后,张树峰发现,坐在最后排的两名乘客若无其事地坐在车内,好像并没有下车接受检查的意思。张树峰上车查看情况,两人以“出门忘记带身份证”为借口,企图躲避安检。张树峰随即将两人带下车,让他们说出身份证号进行手动输入查询,两人却含糊地说记不住自己的身份证号。
张树峰在对两人身上衣物进行检查时,却发现两人都携带了身份证,他立即断定两人必有问题。但对两人身份信息进行核查时,却显示正常。
张树峰无意间看见其中一个叫熊某的手里一直拿着手机,立即将其手机要来,看见手机屏幕上闪动的QQ,便随手查看了此前的聊天记录,竟让张树峰有了意外的收获,也让这两人露出了马脚。
原来,熊某在与朋友的QQ聊天记录中说了“他最近出了点事,要去别的地方”、“路途中千万别出示自己的身份证”等内容。张树峰判断,两人一定是犯了事在“跑路”,遂决定将两人隔离审查。经讯问,熊某和马某交代,他们于前一天夜里盗窃乌市一超市的2.5万元现金后,准备到伊宁市朋友家“避风头”,不曾想还未到目的地,就被果子沟公安检查站的民警抓了个正着。(蒋兆明 周基成 李续群 王剑宁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