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己和家庭的幸福,奉劝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6月20日,在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探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该所副所长郑保疆语重心长地说。
好奇让她染上毒瘾
乌鲁木齐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女学员马燕(化名),虽然今年只有21岁,但是她已经是第三次在这里强制戒毒了。
家在外地的马燕告诉记者,2013年她考上了乌鲁木齐市的一所职业学校。来到乌鲁木齐后,爱玩的她很快有了一帮朋友。
“我们平时喜欢去慢摇吧、酒吧之类的地方玩。”马燕说,2014年3月的一天,她因为喝酒很难受,一个朋友告诉她吸点冰毒会好受点,虽然她知道毒品不是好东西,但是经不起朋友的劝说,加上自己的好奇心作怪,她尝试了吸毒。
“吸完后,当时感觉特别兴奋,连着三天都没有睡好觉。”第一次尝试让她迷恋上了冰毒,从那以后,她开始主动吸食毒品。
“我那时业余时间在歌厅唱歌,每月6000元的工资基本上都用来买毒品,没钱时就找朋友借。”她说,因为吸毒,她先后两次被送到乌鲁木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2016年3月是第三次来这里了,“我也很后悔,觉得对不起家人,希望这次戒毒完回去后,能找一份工作,好好做人。”
吸毒让他丢掉工作
23岁的杨强(化名)原来是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一个社区的驾驶员。2014年3月18日,他因注射毒品晕倒在车里,被同事送到了医院,随后他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15天,也因此丢掉了工作。
杨强说,他吸毒的原因是因为父母亲的离异,让他无家可归,为了摆脱心里的苦闷,他在朋友的怂恿下以吸毒打发苦闷。
家里人知道他吸毒后,把他送到和田亲戚家,收走了他的钱包、手机、身份证,不让他出门也不让他和外界联系,一直持续了3个月。“那一段时间我感觉特别难受,但是身体好像是好了些,有力气了。”2014年10月他回到了乌市,家人给他买了辆车让他跑“黑车”,有了收入,他开始谈女朋友,想着自己将来能和女朋友结婚过上好生活。
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吸毒了。“几乎每天都注射,有时一天两三次。”2016年6月2日,他再次被送到了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
“因为吸毒,我没了工作,女朋友知道我吸毒也离开了我,我很后悔,以后我一定要戒掉毒瘾,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我的同龄人引以为戒。”他说。
伸出帮助的手
据郑保疆介绍,近年来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增多,除了新型毒品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外,还跟不少人的认识误区有关。“很多青少年觉得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种时尚,认为吸一两次没什么关系。”他说,现在的新型毒品都是纯化学制剂,危害更大,对人体的伤害也更大。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这几年来在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民警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于吸毒人员,我们不要去歧视他们,他们是违法人员也是病人,更是毒品的受害者,我们应该伸出帮助的手,鼓励他们脱离毒品早日回归社会。”郑宝疆说。(刘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