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上排爆手
——记广西柳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排爆中队中队长杨顺心
杨顺心操作机器人排爆。
从事特警工作7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排爆中队中队长杨顺心始终战斗在安检排爆一线,被誉为“生死线上的排爆能手”。他先后参与处置各类涉爆现场20余次,执行各类大型活动的安检防爆任务200余次,共排除、销毁各类废旧炮弹、手榴弹、雷管100余枚、炸药920公斤。
杨顺心多次高标准圆满完成自治区八桂反恐演习任务,连续4年被评为柳州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全区反恐维稳先进个人,不久前荣立个人二等功。
退伍不褪色,他为民除害保平安
安检排爆是公安工作中最危险的。特警排爆队员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时刻以血肉之躯与炮弹、炸药、地雷、雷管等危爆物品打交道。
作为一名具备过硬军事素质的防化工程干部,2009年,杨顺心转业回到地方后,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工作岗位,他却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身到被誉为“龙城公安铁军尖刀”的柳州特警队,成为一名特警排爆手。
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杨顺心笑称自己有“制服情结”。衣服变了,但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当一名好警察,为民除害保平安”是杨顺心从警后的职业梦想。
刚进特警队,杨顺心是一名“门外汉”,对战术、技术一窍不通,加上军转干部年龄偏大,体能也与年轻队员差距很大。为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特警,杨顺心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刻苦训练,钻研业务。年终考核时,他在各项考核中门门优秀,令很多年轻队员钦佩。
初任排爆手时,杨顺心被支队外派培训。他虚心向专家、同行学习,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认真对照笔记反复琢磨。实在琢磨不透的,他就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向人请教。
7年来,杨顺心先后学习了《 爆炸物处置技术》《防爆人员安全检查概论》《防爆技术》等,并结合实际,写下厚厚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凭借对业务知识的无限渴求和学习上的钻劲、狠劲和韧劲,他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排爆技能,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专业通”的华丽转身。他撰写的文章多次在专业排爆技术刊物上发表,并在各类安检排爆工作中实现“零事故”“零差错”。
直面死亡,他每次都选择冲锋在前
每一名从事排爆工作的特警队员都面临着两个艰难的选择:涉爆案件发生时,去还是不去?剪除爆炸装置引线时,应该选择哪根导线?每个选择都可能直面死亡,有去无回,但杨顺心每次都选择冲锋在前。
2015年9月底,柳城县发生连环爆炸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杨顺心第一时间赶赴柳城,连续七天七夜奋战在已经发生和还没发生爆炸的案件现场,手工拆除2个已连接好导线、定好启爆时间的爆炸装置,排查可疑包裹百余个,排除转移炸药上百公斤。
10月1日20时30分,刚从爆炸现场执行完搜爆任务的杨顺心正打开盒饭准备吃晚餐,对讲机突然传来上级指令,要求他立即与队友赶赴另一个可疑涉爆现场展开搜爆工作。警情就是命令!杨顺心扔下盒饭,驱车直奔现场。
抵达现场,杨顺心马不停蹄拿起仪器四处搜索,独自穿行在人员已全部疏散的居民楼。寂静的民房里,杨顺心手中的搜爆仪器突然传出急促的报警声。有炸药!杨顺心没有慌乱,凭借对仪器性能的熟悉,准确找到藏匿炸药的柜子。打开柜子,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柜子里一个已经装好雷管、设定好启爆时间的爆炸装置连接着一大包炸药。
爆炸装置定时器上数字的跳动,让人心跳加速,让身处房间的人产生强烈的窒息感。杨顺心深呼一口气,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距离启爆尚有一段时间的准确判断,迅速拟定排除方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现场气氛异常紧张。杨顺心依然镇定自若,操控排爆机器人拆除爆炸装置。爆炸装置的雷管、微电脑时控开关和炸药,在杨顺心娴熟的操作下一一分离。10月2日2时许,这一处涉爆险情成功化解。
无悔的选择,他说排爆是最自豪的事业
排爆工作繁忙、清苦又危险,杨顺心却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有很多兴趣爱好。他爱好书法,每天坚持不懈提笔练字,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数年下来小有所成。柳州市公安局举办的书画摄影展中,他有多幅书法作品获奖。春节前夕,他自费购买对联纸,免费为社区居民书写春联。拿着杨顺心题写的春联,居民称赞:“好字!”
几年来,杨顺心还自学了开锁、电器维修等技术,陆续掌握了近百种汽车锁和民用锁的开启技术,多次利用这门技术协助破案。有了一技之长,杨顺心成为警队的红人。同事的风扇坏了找他、网络有问题了找他、车钥匙锁在车里了找他。
杨顺心说,他只是排爆大队里一名普通的特警队员。每次发生涉爆警情,战友们都迎着危险前行,面对生死考验毫不畏惧,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英勇无畏,这深深鼓舞教育了他。“每次出警,我都不敢有丝毫大意懈怠。我知道,疏忽大意要付出的,将是生命的代价。能够平安圆满完成任务归来,是我最大的愿望。排爆或许不是最好的工作,却是我无悔的选择,也是我最值得骄傲自豪的事业。”(赖隽群 谢文成 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