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支招如何防范新型毒品诱惑

2016-06-22 15:12  来源:甘肃长安网

  兰州城关检察20天连续批捕86名涉毒人员

  检察官支招如何防范新型毒品诱惑

  “6·26” 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6月21日发布了该区检察院审理的三起毒品典型案例,并向广大青少年“支招”如何防范新型毒品的诱惑。

  记者获悉,2016年1至6月,城关区检察院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毒品犯罪案件336件367人,其中审查后批准逮捕330件358人,公诉部门对侦查终结的176件186人全部提起公诉,起诉率为100%,有罪判决率100%。

  城关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该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引导侦查取证确保办案质量,仅20天就连续批捕79件涉毒案件,86名嫌疑人被批捕。

  微信联系交易毒品快递运送

  2016年5月,网民“pate”通过微信多次与网民“懵懂的冲动”联系,约定贩卖毒品。

  5月20日15时许,“pate”接到快递电话,告知毒品经快递已送达,并约定在城关区张苏滩一小区院内交易,后缉毒民警在该小区门房取快递处,将前来取毒品的犯罪嫌疑人付某(“pate”)当场抓获。

  当打开快递袋后,令侦查人员吃惊的是,快递袋内是两袋白绿相间的茶叶袋,再打开茶叶袋,里面是许多小包装的茶叶袋,经过仔细检查,公安人员发现大多数的茶叶袋内都是真的茶叶,只有包装袋上写有“春”字的小茶叶袋内装着用白色自封袋包着的白色晶体状的“疑似毒品物”,共查获可疑毒品5小袋,经鉴定系甲基苯丙胺(冰毒),净重4.25克。

  6月20日,城关区检察院对付某以涉嫌贩卖毒品罪批准逮捕。

  为快速“致富”花光积蓄贩毒

  兰州市永登县秦川镇农民马某,听人说贩卖毒品利润大可快速“致富”,于是铤而走险。

  2016年5月31日15时许,马某与吸毒人员陈某通过电话联系交易毒品后,于当日22时许在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道路边,向陈某以每克480元钱的价格出售毒品时被公安人员抓获,当场从陈某处查获由马某给其出售的可疑毒品一包,经鉴定系海洛因成分,净重20.91克。

  近日,城关区检察院对马某以贩卖毒品罪批捕后,他追悔莫及:“我花了全部积蓄八千元买来的东西,不但没挣着钱,还进了牢房。”

  贩卖假毒品获利涉嫌诈骗

  2016年3月13日21时许,吸毒人员“赛岗”与宗某经电话联系后,先由“赛岗”向宗某指定的银行账户打款10000元后,两人在城关区中街子一连锁酒店院内交货,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并从犯罪嫌疑人宗某提的塑料袋内查获毒品两塑料包,经鉴定查获的毒品成分为伪麻黄碱(某感冒药成分),各净重100.97克和 298.85克。公安机关以伪麻黄碱系加工“冰毒”重要原料为由,以宗某构成贩卖毒品罪向城关区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办案人审查后认为,伪麻黄碱虽然属于制造毒品的重要原料,但不属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范畴,不能认定为毒品,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但是宗某主观上明知其向“赛岗”贩卖的不是毒品,为非法占有他人钱财,向“赛岗”隐瞒真相,以伪麻黄碱冒充毒品,骗取他人钱财,已经超过数额较大的标准,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特征,决定以诈骗罪对宗某批准逮捕。

  检察官:如何防范朋友毒品诱惑

  城关区检察院侦监科副科长李晓妹告诉记者,通过办案发现,近年来,吸食新型毒品和精神、麻醉药物的人员比例正在上升,且有继续增长趋势。摇头丸、冰毒等新型毒品在一些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被滥用,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大多数青少年染毒都是‘好奇心’所致,认为偶尔为之无所谓。”检察官何杰说,现在有些新型合成毒品会变身为袋装奶茶、咖啡或者保健口服液等,特别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其实是由新型毒品调配而成的,吸食后可迅速成瘾并危害身体。

  办案检察官提醒广大青少年朋友,拒绝毒品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其次要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

  倘若遇到朋友诱惑,要坚决拒绝,并劝他们早日戒毒。另外,青少年尽量不要出入娱乐场所,对不明的饮品保持警觉,作好自律,远离毒品。(赵志锋 彭维萍)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