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福建建阳打造地域特色法治文化

2016-06-20 16:00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宋慈清风”拂故里

  福建建阳打造地域特色法治文化

  今年是宋慈诞辰830周年。4月13日,《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宋慈》纪念邮票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举办首发仪式。

  宋慈,何许人也?一位在法医学界深受敬仰,被誉为“世界法医学奠基人”的赫赫有名的人物。若不是十几年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民众依旧对这位法医学先驱鲜有闻之;若不是医史学家宋大仁先生的呼吁以及福建省考古队的帮助,宋慈墓址在何处至今还是个谜。

  “宋慈,是中华法治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求真务实精神以及他的著作和穷其一生所坚持的法治精神,与依法治国的理念相符,理应发扬光大!”建阳司法局局长、宋慈研究会会长全祖梁深有感触。

  如何亮出“宋慈文化”这张民族名片,让他对法医学界的卓越贡献不至埋没?如何弘扬宋慈精神,推动司法建设?福建南平孜孜不倦,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宋慈元素妆点城市文化

  “翻阅史料,对宋慈的生平记载寥寥无几,加上史料的散佚,外界对宋慈的贡献和历史地位了解甚少。”全祖梁说,“其人俱知,其事所知寥寥”一度成了宋慈“身后多少事”的标签。

  在建阳当地,有一大批学者对宋慈文化进行着执著而深入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宏甲、刘建、梁杰、祝熹等人。在研究中,宋慈文化一直被不断丰富和完善。近些年,建阳相继出版了王宏甲的《洗冤》、祝熹的《宋慈传》、梁杰创作的《建阳历史文化名人——宋慈》等一系列有关宋慈的书籍和画册。

  “文化元素很空泛,必须先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加以可视化,才能共享和传承。”全祖梁认为,除了发行邮票、著书立作,弘扬和传承宋慈文化还需要一些带有“宋慈元素”的“展示品”。

  在宋慈故里建阳,随处可见的“宋慈元素”在城市中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不仅能使这位伟大的法医学家被更多人熟知,也为建阳增添了文化气息。

  建阳兴建了占地16.5亩的宋慈广场,将童游街道主干道命名为“宋慈路”,在潭山公园修建宋慈亭,在博物馆开设“宋慈文物展区”,陈列刻有宋理宗皇帝赐字的宋慈墓碑原品,清代版《洗冤集录》线装书及1986年纪念宋慈诞辰800周年塑造的宋慈半身塑像等。

  今年2月,宋慈文博馆开馆。馆内分为“纪念宋慈系列”“纪念宋慈题赠”“各地法医题赠”等部分。走在馆中,既可以翻阅宋慈法医名著《洗冤集录》,也可以看到关于宋慈的大量文学作品、影像资料,感受宋慈雪冤禁暴、公正廉洁的精神,了解丰富的宋慈文化。

  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发力,建阳还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注册了宋慈商标,成立宋慈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过建阳多年的倾力打造,宋慈文化如春风细雨般浸润万家。

  宋慈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全祖梁发现,无论是学者,还是民间研究爱好者,其研究的着力点,似乎都有些狭隘,常囿于医学、法医学这一专业性极强的领域,“专业氛围浓厚,书斋气味十足”。

  “宋慈不仅仅是一位法医,他更是一位‘大法官’。”全祖梁认为,宋慈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品牌,早已超越法医学,应当上升到法治的高度。

  全祖梁向《法制日报》记者解释道,无论是以“洗冤泽物,起死回生”为目的的《洗冤集录》,还是“历任四省提刑官,八月断案两百件”时的亲力亲为,宋慈所展现出的,是一种对法律、对证据的敬畏之心,一种对公平公正的不懈追求,一种于法有据、于事有理,要充分掌握真凭实据,不可偏信一家之言、一二人之口说的实事求是之精神。

  2014年,福建省司法厅成立了“宋慈法医学文化课题调研组”,深入研究宋慈,提炼出了“崇尚科学、去伪存真、公平正义、司法为民”“亲历、明鉴、审慎”等宋慈法治精神。同时,省司法厅出资印刷由建阳民间画家绘制的《大宋提刑——宋慈生平》画册15000册,编撰了《宋慈法医学文化研究成果选编》,还积极促成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诉讼法硕士点与建阳宋慈研究会共建,开展学术交流,培训专业人才。

  2014年6月,建阳成立宋慈研究会。同年12月,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在建阳举办“全国司法鉴定文书质量和行业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

  “《洗冤集录序》的开篇写有‘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宋慈主张的重勘验实断讼正与现代司法鉴定定义不谋而合,他要求的‘务要从实’正是司法鉴定的本质。”今年4月,福建省司法鉴定协会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建阳召开,福建省司法厅副厅长王敏夫在会上明确指出,要积极弘扬宋慈精神和宋慈法医学文化,把培育和践行司法鉴定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融入到司法鉴定人日常教育培训和管理之中,引导广大司法鉴定人坚定职业理念,恪守执业纪律,诚信规范执业。

  宋慈精神助力司法建设

  望先贤,思现今,启未来。“如何将好宋慈的法治精神融入现代司法”成了全祖梁的“执念”。

  “研究和弘扬宋慈文化是符合‘依法治国’这个时代主题的,宋慈的‘民命为重,务要从实’‘格物穷理,听讼清明’等法治精神对当今司法实践和司法人具有指导意义。”全祖梁说道。

  近年来,建阳司法局一直践行宋慈的法治精神,在全区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一居一法律诊所”工作,全区13个乡镇街道、217个村(社区)均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派遣法律指导员,同时开展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积极做好农民工欠薪、交通事故、困难群众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援助工作,为急需法律援助的人群,提供高水平的法律服务。

  为传承宋慈精神,弘扬宋慈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的氛围,建阳司法局积极开展普法工作,2015年全区共举办法制讲座55场次,受教育群众3500余人次,组织法律考试5场,187人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72场。

  “我们将宋慈法治精神融入到司法文化建设中,要求司法行政干部学习宋慈精神,司法所在建设‘走廊文化’中加入宋慈元素,在全区的司法工作中刮起了一股宋慈清风。”全祖梁说。

  近年来,建阳区整合力量、挖掘资源,通过阵地建设“定位”,品牌效应“移位”和载体高位嫁接,着力推动宋慈法学理念与廉政思想教育融合,打造“宋慈清风”廉政文化品牌。

  2012年,建阳在崇雒乡建立了全省首个法官廉政教育基地,相继建成宋慈亭、宋慈纪念园等一批“宋慈清风”品牌阵地。多年来,建阳还借助宋慈的廉政文化底蕴,建立宋慈人文历史研究机构,开展宋慈法治思想与廉政文化研讨,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宣传和实践基础。

  2015年,建阳在崇雒乡建立了政法干警公平教育基地,将宋慈亭、宋慈纪念园等打造成一批“宋慈清风”品牌阵地,宋慈纪念馆、法学廉政碑廊、廉政诗墙等清风文化系列产品相继推出,融入现代特色的廉政文化。

  昌茂坊,是位于建阳东北角的崇雒乡小村落,一代法医学巨擘宋慈即长眠于此。经过多次修葺的宋慈墓屹立于林中,刻有“公平”“公正”等词句的石礅在墓园内随处可见。

  “每到清明,党员干部和群众相约宋慈故里,祭祀先贤,感受清风,表达对宋慈清廉思想的崇敬。每年前来祭拜宋慈的都有逾万人。”宋慈纪念园管理员刘德书说。宋慈公祠、法学廉政碑廊、廉政诗墙等清风文化系列产品相继推出,建阳正着力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进景区之路。(吴亚东 陈蓝天)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