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涉毒违法犯罪率下降社区戒毒瓶颈问题一一破解记者调查
涉毒挂牌县如何成社区戒毒示范县
调查动机
一个毒情高发县,在两年时间内呈现涉毒违法犯罪率下降态势。与此同时,社区戒毒面临的难题一一得到破解。如此显著变化,有何原因?
2014年,湖南省平江县在册吸毒人员近5000人,毒情形势较为严峻,由此引发的侵财、伤害案件频频发生,曾被列为涉毒挂牌县。如今,两年过去了,戒毒人员出所管控率逐年递增,2015年不低于全县吸毒人员总数的60%,涉毒违法犯罪率下降30%,人民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全县综治民调逐年上升,2015年被列为湖南省禁毒工作达标县……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平江县的毒情在两年内发生了如此显著的改变?近日,记者来到湖南首个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县——平江县进行了一番探访。
平江县县长黄伟雄告诉记者,面对严峻的毒情形势,早在2014年,湖南省戒毒管理局就主动作为,积极履行禁毒法赋予的指导和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职能,和县政府联手,共同开启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县的创建之旅,并针对各部门单兵作战,社区戒毒工作经费、人员、场地、技术保障难以到位,辖区社区戒毒人员底子不清、难以管控等一系列长期制约社区戒毒工作的瓶颈,逐一答卷破题,取得了毒情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民众满意度安全感不断提升的效果。
从“独唱”到“大合唱”
“根据禁毒法的规定,社区戒毒无疑有着诸多内在的优势。但是,目前很多地方的社区戒毒面临一些难题。”陪同记者一同探访的湖南省戒毒管理局副局长张军介绍说。
“刚开始,因担心吸毒人员给社区带来负面影响,不仅社区的居民、干部纷纷反对,很多吸毒人员及其家属也不愿意到社区来戒毒。”湖南省白泥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潘建强告诉记者,2014年城关画桥站建站之初,仅靠强戒所派驻的两名民警和社区1名工作人员运转,社区戒毒工作效果不佳,实际管控的社区戒毒人员不到10人。
为改变这种“单打独斗”的局面,确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指导协助社区戒毒(康复)职能实质落地,湖南省戒毒管理局积极推动平江县政府主导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并与平江县政府达成共识,2015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创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县”的实施方案》,共同创建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县,旨在形成可在湖南全省乃至全国复制借鉴的社区经验。
在平江城关画桥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记者看到,站内建有禁吸戒毒宣传区域、办公室、尿检室、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室“一区五室”,格局清晰,设施温馨。前来验尿的戒毒人员何某告诉记者,每周他都要来这里报到。站内的6名工作人员,虽然是来自当地政府、禁毒办、派出所、司法所和白泥湖强制隔离戒毒所等不同部门,但他们都很热心,每次来站总是嘘寒问暖,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平江其他的站都参照平江城关画桥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的场地布局和人员保障来建站。”据平江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姜伟南介绍,2016年,平江县政府拨专项经费100万元,将禁吸戒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省戒毒管理局配套100万元用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目前,各乡镇的社区戒毒指导站工作全部纳入综治和绩效考核。湖南省戒毒管理局和当地公安、司法、财政、卫计、民政、教育、社会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协调联席会,专题研究和部署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解决戒毒人员监管教育、帮扶救助、就业扶持等实际问题。
“如今,平江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已形成政府主导,省戒毒管理局、平江县公安主力,其他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自觉参与了进来,自发监督和帮助社区戒毒人员。”平江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汤电辉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全县涉毒案件、“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特别是平江县城关镇北街,过去是老百姓不敢去的吸毒聚众地,如今已创建为全县平安街,大大增强了当地群众的安全感。
“县人大此前曾专题评议过平江的禁毒工作,要求整改。如今,平江县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不怕亮短,着力整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禁毒宣传、禁毒、戒毒等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平江县的毒情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治安有了大幅改善,各方评价很高。”平江县人大副主任刘裕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社区戒毒工作站予以了充分肯定。
站点布局形成全覆盖
湖南省戒毒管理局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处处长万长智告诉记者,此前很多地方的社区戒毒主要依赖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居委会和派出所等现有组织开展工作。然而,这些组织并非是专门戒毒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不高,自身的资源、手段有限,加之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信息不畅,容易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或空置。
“指导支持平江县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就是要强化对社区戒毒康复方法技术、运行模式的指导支持,通过专业指导,帮助他们做精做强中心示范站,然后以点带面,全县推广。”万长智介绍,2014年4月,湖南省戒毒管理局委派省白泥湖强戒所两名民警,和当地政府、公安、司法所派来的其他4名民警一起长驻平江县城关镇画桥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
运行两年来,指导站严格落实尿检、谈心、帮扶等工作措施,已建立166名吸毒人员档案,实际控管人数96人,被评为全省一级工作站。该站的运行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直接影响,2015年,城关镇涉毒违法犯罪率下降30%,综合治理民调由原来的第5位上升到第2位,禁毒综治考评跃居全县第2名。
“以前社区戒毒往往是无经费无机制无保障无场所,如今已是有人管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而且有了场所有了机制。”据姜伟南介绍,根据毒情形势分布,平江参照城关画桥社区戒毒指导站建站模式,已在城关镇中心外的南江镇、余坪镇、长寿镇建立了3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工作站,向外延伸在上塔、梅仙、安定、伍市、瓮江5个乡镇建立5个一般工作站的样板站。由戒毒管理局安排专人驻站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下一步,全县将按照“1+3+5+N”的层级网络布局,在10名以上管理对象的乡镇建立一般工作站。按照中心辐射周边的原则,由中心站为周边站提供管理经验,实现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的县域全覆盖。
精准帮扶有了“新路子”
戒毒康复人员苏某,2016年已六十多岁。吸毒19年来,子女早已不再理睬她,生活没有了希望,曾几次吞食铁钉等异物,试图放弃生命。两年前来到平江县城关镇画桥社区戒毒指导站,从此感受到了久别的亲人般温暖。特别是参加社区戒毒指导站组织的登山、进养老院帮老人剪头发、指甲等阳光活动,帮她点亮了生命之光。如今,不仅通过手术,去除了体内吞食的10余根针,而且在白泥湖强戒所驻站社区民警的资金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型养殖场,喂养了几百只鸡鸭。她还和其他96余名社区戒毒人员一起加入了“携手阳光”微信群,成为禁毒戒毒宣传志愿者。
“从昔日‘管不了’的吸毒‘大姐大’,到如今‘管得好’的禁毒志愿者,这是平江县社区戒毒指导站实施精准管控帮扶的一个缩影。”平江县禁毒办主任、公安局副局长江武介绍说,近两年来,平江县社区戒毒指导站依托社区警务室,通过摸排,准确掌握了辖区内吸毒人员的动态数据。对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而未予以社区戒毒的,让其自愿接受工作站的管控;对予以强戒或严重违法的社区戒毒人员送省白泥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对未予以社区康复的解除人员纳入工作站进行后续照管,真正做到精准管控。
同时,社区戒毒指导站在组织戒毒人员集中学习,开展心理初筛和心理辅导、组织公益活动的基础上,帮助戒毒人员一对一解决低保、医保、就业等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感受社会温暖,重振生活信心。
“切实开展好社区戒毒工作,是防止新吸毒者滋生,提高戒断巩固率,减少乃至逐步消除毒害,有效遏制毒情的有效手段。”湖南省戒毒管理局局长曾启尚表示,湖南省戒毒管理局携手平江县政府,共同打造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县,就是要积极适应“大戒毒大矫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长期制约社区戒毒的老大难问题,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最终使社区戒毒(康复)真正成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深度参与、有机融合、共同发力的一项工作。(阮占江 李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