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司法局探索建立机制 把牢律师“入口关”

2016-06-14 16:07  来源:成都长安网

  为切实增强律师行业的思想净化度、执业规范度和行业公信度,从2015年起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律师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将准入淘汰引入实习律师职前考核,在全国律师行业率先建立道德评价与专业评估为基准,以执业考试与专家考评为主径的实习律师职前考核淘汰制度,截至目前,组织4期实习律师职前考核,淘汰不合格人员39人,准入合格率83.8%,从执业准入把牢律师的“入口关”,从源头保障了律师队伍的纯洁性。

  建立“两库一规程”考核机制,提升准入标准化

  坚持把考试定准作为律师准入的基本原则。通过建立“两库一规程”,划定律师行业的基本从业标准。

  建立权威性考官库。在全市律师行业中公开遴选80名执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资深律师,按照执业纪律、职业道德、专业服务三个类别建立实习律师执业准入考核考官库,确保考官的公正性。

  设置标准化题库。邀请四川大学、西南财大和四川省社科院等法学专家和行业知名律师共同组成命题组,按照实务操作与办案技能、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时事政治与党建基础知识三个类别分别拟定笔试和面试考题,每场考试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确保考试的客观性。

  制定考核规程。制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考核工作细则》和《实习律师职前考核流程》《实习律师职前考核评分标准》等配套制度,统一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考核规则,增强职前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两试一评议”考核方式,提升准入规范化

  坚持把执业道德作为律师执业的重要内容。通过“两试一评议”和全程淘汰的基本考核方式,真实反映实习律师的道德水准和专业水平。

  实施职业道德纪律笔试。笔试分为党对律师工作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律师职业道德规范三个板块,笔试合格者方能进入专业面试环节,帮助实习律师系牢“思想纽扣”,确保党的领导和职业道德深植灵魂深处。

  实施模拟执业专业面试。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方式,通过模拟执业情景,重点检验实习律师法律运用、职业仪表、沟通表达、专业素养和临场应变等五个方面的能力,五项考核均合格者,方能通过面试,进入专家评议阶段,确保新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过硬。

  实施执业素能专家评议。在市律师协会组建实习律师考核委员会,对笔试、面试“双通过”的实习律师,从实习总结汇报、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执业素养、实习表现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议,经三分之二以上的专家评议合格的实习律师,才能作为正式的拟执业律师,确保新执业律师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

  构建“两程一公示”考核监督,提升准入公信化

  坚持把公平公正公开作为考核监督的根本遵循。通过建立“两程一公示”考核监督,确保考核结果本人信服、行业信实、社会信任。

  全程留痕。每场考试或者评议,根据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在考官库内随机抽取3名以上律师担任考官,考官对主持的考核实行终生责任制。同时对实习人员职前考核过程进行全程录像,确保考核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

  全程警示。考官和实习律师考前分别签署诚信主考承诺书和诚信参考承诺书,分别制定考官和考生行为负面清单,对违纪的考官和考生分别取消资格和延期考核,在全行业通报惩戒,确保考核的公正性。

  社会公示。对通过考核的实习律师,连同该场次考核的主持考官、考核评分和考核成绩等通过成都市律师协会网站向全社会公示,由市律师协会惩戒委员会负责公示监督和投诉处理,确保公示效果。(谢咏 孙小虎)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