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至5月,贵州省黔南州两级法院共立案19729案,同比增长43.6%,仅民事案件就达13896件,同比增33.7%。面对激增的案件,黔南州两级法院加快改造升级诉讼服务中心,有效应对群众对司法服务的需求。
以群众需求为中心 让服务更贴心
走进黔南州中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不算宽敞的工作区,却让人倍感温馨和关怀。小小的办公区,因规划合理、布置精心,也成了功能齐全的诉讼服务办事大厅。导诉台、当事人等候区、立案窗口、接访窗口、案件查询机等一应俱全,给当事人提供了明确指引。
为方便律师办理诉讼事务,黔南州中级法院还在有限的办公空间里,单独划分了一个办公区域,配齐办公设备。“这个律师办公区和我们干警的办公室比起来,简直太高大上了。”
据了解,为了给当事人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诉讼服务中心的10名干警挤在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办公。一名干警说:“宁愿我们自己苦点,也不能委屈了老百姓。”
黔南州中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员细致入微地引导群众诉讼,快捷办事;法官耐心地为当事人答疑解惑,高效办理立案手续,不让群众跑冤枉路。一名律师说:“现在来法院办事方便多了,而且服务人性化。”
黔南州基层法院还有根据地方实际需要,增设了司法确认案件办理窗口、诉前调解窗口、法律援助工作窗口等多元化的服务窗口,以满足群众多样性的司法服务需求。
以司法改革为抓手 让服务更专业
黔南州两级法院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开展审判组织架构改革,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服务力量。
黔南州中级法院将原来的立案一庭和立案二庭组建为立案团队,并调整人员结构,把审判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法官和懂信息化办公、办案的干警派到立案团队工作,增强诉讼服务工作力量。
在实施立案登记制之初,黔南州中级法院及时出台立案登记实施细则,规范两级法院立案登记制工作,对符合法律条件的案件实行当场立案。
黔南州中级法院启动诉访分离改革,改变诉访不分的矛盾化解方式。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纳入司法轨道,依法处理。对穷尽司法程序的当事人,其仍来信来访反映问题的,纳入“访”的范畴,按照信访途径和程序统筹解决。“诉访分离改革,不仅提高了法律权威,而且还能进一步解决群众的非法律程序上的需求,减少矛盾的发生。”黔南州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黔南州两级法院没有发生缠访、闹访和群体上访事件,为和谐黔南建设提供了保障。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让服务更便捷
“不到法院也可以办理立案手续。”2016年,瓮安县法院率先在黔南州法院系统试运行网上诉讼服务平台,成功受理了两起民事案件,这是黔南州法院系统网上诉讼服务的新起点。
群众可以在诉讼服务网站上,查询案件信息、咨询法官诉讼问题,给院长写信,在官方微博上与法官互动、观看庭审直播,法官们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送达诉讼文书,甚至利用远程协助、“QQ”、微信等平台送达、开庭审理案件。
2016年,黔南州两级法院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一个“指尖上的法院”,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司法,法院更好的服务群众。
黔南州两级法院还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服务边远山区的群众。法官们利用“车载法庭”开展上门立案服务,让山里的群众不出家门也能打官司。
为了节约司法资源,方便群众诉讼,法官会根据案件的简繁程度,进行诉前调解,对简单的案件一次性化解。对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经法律程序后,将“车载法庭”开到家门口,开庭审理案件。(蒙丽华记者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