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第七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在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召开,来自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就深化国际安全合作、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等问题进行探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言。
自2010年10月5日第一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以来,孟建柱同志已经出席了六次会议并都发表了重要讲话。本届会议上,孟建柱在发言中指出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性非传统安全主要威胁,本土化、分散化、网络化特点突出。面对新挑战,各国休戚与共,安危一体,需要深入推进双多边合作,有效防范打击恐怖主义,并就深化国际反恐合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求同存异,增进共识。
孟建柱同志曾指出,各国应相互理解支持,利用联合国等平台加强对话磋商,形成防范打击恐怖主义一致立场。他的这个建议是从其参加第一届会议时就一贯坚持的主张,他呼吁各国增强战略互信,凝聚合作共识,积极开展国际安全合作,共同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各种安全挑战,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促进各国发展与繁荣。他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威胁的坚定立场。在国际安全形势不稳定因素增多,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和网络犯罪等各种新安全威胁日益相互交织、彼此关联,对各国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增进共识,共谋国际安全。
付诸行动,务求实效。
在求同存异、增进共识的基础上,各国应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情报传递、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线索核查等合作。恐怖主义是国际公害,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反恐合作,签署了十余个国际反恐公约,并认真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反恐活动,在机制建设、经验信息交流、人员培训及重大活动安保工作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因此,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够付诸行动,共同努力将反恐怖主义工作务实深入推进,力求收到实效。
加强网络社会治理,打击网络恐怖主义。
要深化国际安全,有效应对恐怖主义,严防恐怖分子利用网络传播暴恐思想、策划实施恐怖活动,各国应加强反恐情况信息的通报和交流,共享反恐经验,加强人员培训合作。各国要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保护各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威胁和攻击,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活动,按照多边、透明、民主原则共同治理网络空间。孟建柱曾指出,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是各国维护国际安全的重要内容,面对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和挑战,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共同承担网络安全责任。他强调,国际社会要积极合作打击各种网络犯罪,加快制订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坚决反对网络冲突。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安全新威胁,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遏制、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坚决防止互联网成为恐怖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完善反恐法律法规,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提供制度保障。
孟建柱表示,面对恐怖主义现实威胁,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进一步增进共识、深化合作。为此,需要深入推进双边、多边合作,完善反恐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国际合作,签署、完善国际反恐公约,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有效防范打击恐怖主义。目前,我国在积极签署国际反恐公约的同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经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