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国际反恐合作贡献智慧

2016-05-27 15:15  来源:法制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5月24日在俄罗斯车臣出席第七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来自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就深化国际安全合作、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等问题进行探讨。

  恐怖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一颗毒瘤,是全人类的公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回望过去,全球发生的美国“9•11”事件、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恐怖爆炸事件、俄罗斯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爆炸事件、伏尔加格勒恐怖袭击等此起彼伏的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恐怖组织发动袭击能力之强大令人震惊。血淋淋的严酷事实告诉我们,恐怖主义作为一种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力活动,不仅给有关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给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带来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全球性非传统安全主要威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主旋律。诚然,近年来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大了反恐力度,反恐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恐怖活动进入新一轮活跃期,恐怖活动依然猖獗,恐怖主义活动的本土化、分散化、网络化、常态化特点日益突出,给国际和平与稳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由于恐怖主义的滋生与蔓延成因复杂,包括贫穷、贫富差距、民族宗教矛盾、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不公正与不民主等综合因素所致。想要在短期内彻底消除恐怖主义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恐将是国际社会必须直面和正视解决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显然,面对严峻的国际反恐形势,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安危一体,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句话,恐怖袭击的跨国性质,客观上要求国际社会团结起来打击国际恐怖行为,单靠一个国家加强反恐,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遏制恐怖活动的发展和蔓延,但是很难根除恐怖主义。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是必由之路。

  面对新挑战,世界各国只有进一步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化双多边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维护世界安全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对此,中国在此次会议上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为推动国际反恐合作贡献中国智慧,既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也表明了中国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的良好诚意。

  具体就国际反恐合作而言,首先是要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利用联合国等平台加强对话磋商,形成防范打击恐怖主义一致立场。其次是付诸行动,务求实效,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情报传递、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线索核查等合作。第三是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加强网络社会治理,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严防恐怖分子利用网络传播暴恐思想、策划实施恐怖活动。最后是完善反恐法律法规,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提供制度保障。唯此,才能形成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的整体合力,不断挤压恐怖主义的生存发展空间,直至其最终消失。(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罗建华)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