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木康边境检查站郑兆瑞:十三年的坚守

2016-05-26 15:30  来源:云南长安网

  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每枚军功章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每段不平凡的经历背后总有一段足以感召我们的故事。13年来他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信念,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平凡的双手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木康边境检查站执勤三组组长郑兆瑞。

  爱记笔记的查缉战神

  作为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缉毒先锋站”——木康边境检查站,扼守320国道、毗邻“金三角”毒源重地,日常查缉任务异常繁重。为了练就过硬查缉本领,郑兆瑞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撰写查缉日记。在他的笔记本里,所有关于查缉的信息应有尽有,大到每个月的毒情形势分析,小到对近期某一类车型、货物流经口岸的变化。13年来,光笔记本他就用了23本,他也因此被官兵戏成为笔记班长。但正因为他的分析与坚持,以他名字命名的“郑兆瑞体内藏毒研判法”、“郑兆瑞货车查缉法”、“郑兆瑞吸毒人员判定法”等个人特色查缉战法被写入了全国二线公路查缉的教科书《毒品查缉》和《新编毒品查缉教程》。13年来,郑兆瑞个人缴获各类毒品200余千克,9次立功受奖,并带领所在班组查获各类毒品案件850余起,缴毒460余公斤。

  爱兵胜过爱自己的兵王

  入伍13年,郑兆瑞当了12年班长。作为木康站建站以来第一个士官执勤组长,郑兆瑞坦言:“带兵没有高深理论可讲,唯有真心赢得尊重,行动赢得信任。”12年来,他始终坚持训练先到场、执勤先上岗、劳动先动手,主动示范在前,和战士们甩开膀子一起干。列兵王治超刚到木康时,各方面的表现不突出,准备干满两年就退伍。但郑兆瑞却发现他干工作有一股狠劲,是个好苗子,便鼓励他立足警营自学成才,手把手的教授他查缉技巧、找大学生帮他补习功课,渐渐的王治超有了转变,成为了站里的查缉骨干,两次荣立三等功并于2014年9月考上了军校。临走前,王治超紧紧拉着郑兆瑞的手说:“虽然我不是千里马,但是班长您绝对是我人生的伯乐” !12年来,他所带的战士已经有9人考上军校,1人荣立一等功,8人荣立二等功,61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郑兆瑞也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带兵模范,带兵经验在全国宣传推广。

  群众给他寄了55封感谢信

  郑兆瑞认为,公安边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边疆安全稳定,为边疆人民谋福祉。为了帮助下东小学的困难学生,站里专门成立了木康关爱基金,每次郑兆瑞总是第一个踊跃捐款,站里号召官兵与孩子们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到现在,已帮扶过10个学生,有些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有的孩子则受他影响,在中学毕业后选择参军入伍。在工作之余,郑兆瑞和战友们还主动担起了周边村寨的禁毒宣讲员,10余年从未间断,他总是这样勉励自己,只要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付出而远离毒品,那就是值得的。多年来, 55名旅客、村民先后给他寄来了感谢信。他也先后被评为德宏好人、德宏州道德模范。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30岁的郑兆瑞,怀着对缉毒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驻地人民的深厚情谊,用人生中最美的13年青春,向部队和驻地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了木康缉毒先锋站这张德宏名片上最闪亮的一颗星。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