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肉之躯充当群众保护垫
——追记广西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名山中队原政治指导员杨科璋
2015年5月29日,在一场灭火救援战斗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名山中队原政治指导员杨科璋用血肉之躯充当保护垫,救出被困群众,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用“无悔身上衣”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生动诠释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崇高追求。
火场救援,用生命保护群众安全
刘创是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指导员。他至今记得2013年第一次见到杨科璋的情景。
除夕那天,刘创带队增援扑救北流市一起火灾,他看见一名指挥员带队侦察火情、构筑水枪阵地、协调增援力量,很有“几把刷子”。那个人就是当时的北流中队副中队长杨科璋。从那时开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可是没想到,这份兄弟缘终结在一场无情大火中。
2015年5月29日深夜,玉林新民社区一栋正在改建的9层民房发生火灾,有3人被困。玉林消防支队调集5个中队参与扑救,刘创和杨科璋分别带队火速投入战斗。当时,起火建筑2、3、4楼正在猛烈燃烧,但由于城中村周边道路狭窄,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只能从百米之外铺设水带救火。
时间就是生命!火场指挥部命令立即进入火场搜救。楼内的临时木梯已经烧毁,只能从旁边的民房楼顶绕进火场。“我先上!”杨科璋主动请缨,爬上晃悠悠的金属组合梯,再通过挂钩梯爬上9楼楼顶。他放下安全绳,保护队友爬了上去,然后一起自上而下摸索搜救。
高温和浓烟让战士们瞬间感觉进入了火炉,每走一层楼都是严峻考验。摸到6楼,他们已经严重失水,有战士瘫在楼梯上直喘气。就在这时,5楼传来拍门求救的声音。
被困的是陈丽和她一岁半的女儿、十岁的儿子。此时,陈丽瘫软在地,男孩剧烈呕吐,出现了中毒症状。而由于小女孩不会使用空气呼吸器,不断吸入毒烟,哭得撕心裂肺。死神,一步步逼近。男孩问:“叔叔,我会死吗?”杨科璋大声说:“别怕,有我们在,你们会安全的!”
空气呼吸器已经报警,如果原地等候救援,小女孩随时会面临死亡威胁;如果集体转移,又没有足够的装备。面对生死抉择,杨科璋坚定地说:“大家不要慌,绝不能放弃!”他又对陈丽说:“大姐,我们先把你的女儿救出去,再带人进来救你们!”
就这样,杨科璋解开战斗服,将小女孩紧紧裹在怀里,把呼吸器的面罩套在她头上,毅然走进了浓烟和火光中。由于现场毒烟过浓,杨科璋不慎从5楼的空电梯井掉了下去。战友们在一楼井底找到他时,费了好大劲才掰开他的双臂,从他怀中抱出小女孩。杨科璋却因伤势过重,再也没能醒来……
扎根基层,勤学苦练成精兵
2015年5月30日凌晨,听到杨科璋牺牲的噩耗,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欧灵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夺去他宝贵生命的,只是一个宽一米二的小小电梯井。
欧灵无法相信:高空坠落紧急避险是消防队员的常训科目,一米七几的杨科璋身高臂长,坠楼时他只要张开双臂,摸抓到楼板或是裸露的钢筋,很可能就不会牺牲!然而,当战士们告诉欧灵,找到杨科璋时,他依然紧紧抱着小女孩,始终没有松手。欧灵一下子明白了——在生死关头,杨科璋把平安和希望留给了被困群众!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杨科璋写下了这样的心得体会:“做人要实,就是要对人真心实意、以诚相待;做事要实,就是要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实事。”作为中队指导员,他知兵用真心、爱兵动真情、带兵下真功,脚踏实地带队伍抓工作。他通过建立一支思想骨干队伍,开展思想调查和官兵谈心两项活动,开通亲情电话和战士诉求两条热线,开展训练现场小动员、小讲评、小议论、小观摩四小活动,把思想工作做细做实,凸显了人文关怀,得到官兵高度认可。上任仅半年,就把名山中队党支部建成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标杆。
杨科璋坚信,“平时训练多流汗,灭火救援少流血。”他严格训练,克服本能恐慌。理论知识不全面,他就苦读书本、勤学好问;业务技能不熟练,他就层层加码、苦练巧练。杨科璋很快就由一名新入警大学生,成长为支队的训练标兵和业务骨干。他代表支队参加总队大比武,夺得3个单项第一、2个单项第二,多次被评为岗位练兵先进个人。
爱在基层,干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入伍4年,杨科璋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精通180多种常规器材和特勤装备,成为优秀的装备技师。支队党委看中了他这方面的才能,2014年初,考虑把他调到机关后勤装备管理岗位。他却说:“我还年轻,还想在中队多干几年,多救几个人。”
“别怕,有我们在!”这是杨科璋的庄严承诺,更是他务实战斗作风的写照。每次灭火救援,解救被困群众,他都侦察在一线,指挥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先后抢救回160多条鲜活的生命。
杨科璋牺牲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等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杨科璋同志先进事迹。公安部批准杨科璋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自治区党委追授杨科璋“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出全区党员干部向他学习的决定,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给杨科璋追记一等功,共青团广西区委追授他“广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