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出解决“执行难”时间表路线图

2016-05-20 14:49  来源:河北法制网

  5月18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动员大会,提出河北省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执行难”在2016年得到初步缓解、2017年基本解决。

  唐山法院年内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

  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立案难”、“诉讼难”明显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执行难”已经成为检验法院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动员会上,河北省法院院长卫彦明要求河北全省法院解放思想,打破固有模式和传统方法,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唐山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年内要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题。

  卫彦明提醒各级法院不准弄虚作假,不搞数字游戏,要切实解决缺乏思路问题。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主动移送执行问题、拒执罪自诉问题、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用足用好法律、政策,创新破解执行难题。

  探索推广主动移送执行工作机制

  为实现2017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会议要求构建内外两个协同新格局。

  在推进内部协同上,进一步完善立审执协同配合机制,立案部门强化执行风险告知和保全、先予执行申请提示,做好保全申请与执行查控系统的有序衔接;审理部门对有执行内容且能够先予执行的案件落实主动移送执行工作机制,并逐步探索推广;执行部门健全和规范生效文书送达机制,规范跟踪履行工作,填补履行期届满到权利人申请强制执行之间的执行缺位。

  以网络对接委托调查遏制财产隐匿转移

  在外部协同上,尽快实现京津冀三地执行联动单位横向联网、三地执行指挥中心和财产网络查控系统有效对接,有效遏制跨区域转移财产、规避执行行为。

  着力推进社会协同,确保最高法院、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达成的联合惩戒合作协议落地生根,6月底前,按照省委深改组要求出台失信惩戒联合会签文件。年底前,建立覆盖全国地域存款及其他金融产品、车辆、证券、股权、房地产等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完成与人民银行、金融营业网点、公安、工商、民政、国土等部门、行业的查控对接。

  在严格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同时,会议明确了探索、推行委托审计调查、委托律师调查、悬赏举报等制度,最大限度发现被执行人财产。

  会议要求各级法院加强与检察机关协调沟通,探索建立横向联合机制,自觉主动接受法律监督,着力解决执行不作为、消极执行和乱作为等问题,同时共同加大对拒执“老赖”的惩治力度,发挥社会震慑作用。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