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法院全国首创统一送达服务平台

2016-05-19 11:02  来源:福建长安网

  近年来,随着诉讼案件的不断激增,以及人口流动频率和数量剧增,“送达难”问题日趋突显。“送达难”已经与“执行难”并列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重大难题,尤其是异地送达以其“量大、难送”成为难中之难。

  如何破解“送达难”?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再一次率先提交了“答卷”。近日,泉州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统一送达全域通服务平台”,创设一体化、专业化、规范化、权责清晰、互帮互助的新型送达工作机制,优化配置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着力破解“送达难”。

  据悉,此举在全国属于首创。

  一体化工作平台让事在“格”中办

  送达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即便是简单无争议案件,审前、审后的送达工作可能要耗费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仅2015年,泉州市两级法院民事新收立案87148 件、送达工作量约43.57 万次,送达工作量已经成为制约法院办案效率、影响当事人权益实现的重要因素。

  “统一送达全域通服务平台”创建后,在泉州法院系统内部建立了统一的既分工又协作的全新送达工作一体化平台。如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一般,该平台将全市行政区划按乡镇、街道的地理标准划分为若干区域,各法院成立统一机构、确定相对人员固定办理对应区域内的送达事务,综合运用多种送达方式,实现专人送达、就近送达、直接送达、集约送达等,提升直接送达比例和成功率。目前,泉州法院已成立32个协助送达机构,机构内共有80名成员。

  同时,泉州法院同步开发并上线运行异地委托送达信息系统,对于跨地域的送达事项,通过网络化手段委托所在地法院的送达机构指定专人办理,免去具体案件承办法官异地奔波、多次往返耗费的时间和司法成本。此外,泉州市两级法院实现送达信息适时交互共享,不同法院之间、本院各部门之间可以互相查询案件当事人具体情况,提升送达效率,实现了事在“格”中办,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更为及时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

  专业化送达队伍提升效率事半功倍

  法院送达工作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需要丰富的经验乃至足够的智慧。泉州法院“统一送达全域通服务平台”改变以往各法院之间、法院各部门之间在司法送达问题上单打独斗的情况,两级法院设立统一送达的机构,从院机关和人民法庭抽调一批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精干人员固定办理送达事务,并报泉州中院核定登记、造册公布,着力打造一支兼具网点优势和专业优势的司法送达专业队伍,为破解“送达难”提供人力保障。

  泉州中院对送达人员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并定期举办全市协助送达人员培训,对送达业务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工作制度、技能技巧、委托系统操作等进行指导,总结工作经验,强化送达人员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全市送达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业务水平的提升。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使得送达工作事半功倍。

  可追溯工作制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当前出现的送达难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机制存在滞后。要有效解决送达难,必须从工作机制的建设上着力。”泉州中院院长欧岩峰介绍道。

  为此,泉州中院专门出台了《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全市法院送达工作的意见》、《全市法院协助送达名册登记管理实施意见》、《关于全市法院办理委托送达工作实施意见》三项规定,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细化、统一送达工作规则,特别就当事人各类逃避送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同时就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送达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明确标准和要求,着力为破解送达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据了解,与传统委托送达制度不同,泉州法院统一送达平台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建立协助送达名册登记公示制度,做到(协助)送达主体清晰、责任明确;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建成跨行政区域的委托送达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交互共享、全程跟踪留痕。同时,在全国法院率先构建起常态化、制度化、刚性化的跨域协作送达机制。

  “统一送达工作平台,是在审判执行环节对‘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建设的纵深推进和功能的拓展应用,着力实现既便利当事人又便利法院、法官的‘两便’效果,让法官也能够尽量少跑腿、少辛苦,是泉州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又一次探索创新,希望能在不断发展、充实、完善中再唱泉州司法好声音。”欧岩峰如是说。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