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中院召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6-05-16 10:58  来源:青海长安网

  5月12日,青海省黄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州人大代表、州政协委员,州电视台、热贡电视台、黄南报社、青海法制日报社的记者和群众代表共35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黄南州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武允跃从部署分解细化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抓落实、司法体制改革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等方面,介绍了一年来黄南州两级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部署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分解细化改革重点任务。结合人员实际和案件数量,在弱化原有审判业务部门职能的同时,中院设置了刑事、民事、立案执行、行政审监4个相对固定、专业化的合议庭,合议庭各有侧重、统筹协调、均衡办案。各基层法院分别设立了3个合议庭,将刑事、民事、行政、立案、执行及速裁、再审等业务纳入其中;在人员分类方面,中院和同仁、尖扎、河南三县法院采用以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分别占编制总数39%、46%、15%的比例确定三类人员。泽库县法院则按照“人员编制在30名以下且年收案250件以下的基层法院采用定额制”方式确定三类人员。首批法官员额在39%的比例中按75%选任,预留的20%员额用于首批未入额的法官经培训后择优入额,另5%的员额面向社会公开招录。院长和担任院级领导的法官分别经考核和考核+述职面试考察+办案数不低于人均办案数的20%等条件择优入额,其余人员按省法院确定的“十个环节”公正选任;建立法院办案人员权力清单、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明确职权范围和承担的相应责任,提高院、庭长办案比例。改革审委会制度,规范和完善委员职责、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加大法官考评力度,建立惩戒办法,依托信息技术深化司法公开,倒逼司法能力提升;在职业保障和人财物省级统管方面,配合上级法院完成等级套改、预算上报、资产清查划转等工作。

  二、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较好落实。首先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基本完成。一是公正遴选员额法官。通过笔试占30%、考核占70%的程序,从优公正遴选法官。全州法院共申请入额人员80人,除正、副院长13人外参加笔试51人,参加考核63人。其中中院14名,占全院干警34.15%。同仁12人,占30%。尖扎11人,占28.94%。泽库6人,28.57%。河南6人,占28.57%。入额法官由资深法官和年轻法官搭配组成,避免了论资排辈、一刀切现象。其中25—40岁法官12人,占24.48%。41—50岁法官32人,占65.3%。51岁及以上的法官5人,占10.2%;民族比例搭配合理,双语法官占比较高,其中汉族17人,占34.70%,藏族24人,占48.98%(藏汉双语法官19人,占38.78%),其他少数民族8人,占16.33%;大学本科以上占比最高,其中研究生1人,占2.04%。大学本科43人,占87.76%。大专及以下5人,占10.2%;其中具有10年以上办案经验较为丰富的法官44人,占89.79%。二是完成司法辅助人员选任配备工作。制定了《法官助理、书记员选任考核方案》,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严格进行。经闭卷考试和综合考核,选任了24名法官助理,其中中院8人,同仁4人,尖扎6人,泽库2人,河南4人;书记员25名,其中中院5人,同仁6人,尖扎7人,泽库4人,河南3人。以上法官助理、书记员任命文件已报省院备案。其次制定司法权责制改革配套制度。制定试行《办案人员权力清单》、《主审法官和合议庭法官办案责任制办法》、《院庭长办案制度》、《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等10余项配套制度。进一步优化审判权运行,将权力归还于法官,落实独任法官、合议庭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办案责任,规范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权。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外,其它案件不再经过院、庭长的审批,裁判文书不再由院、庭长签发,承办法官和合议庭成员在案件办理中起主导作用,有效解决了司法行政化问题;严格限定了审委会讨论案件范围,把职责定位在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总结审判经验上,提高了审委会的运转效果。再次职业保障和省级统管逐步完成。以2015年2月4日的职级职务为基础,根据岗位类别对号入座,完成了两级法院全体审判人员的职务等级套改工作,并组织了黄南州法院司法警察执业资格等级考试。法官人事统一提名、院长管理、财政预算编报、资产债务核查登记、专网安装测试、财务人员专项培训等前期工作配合省上有关部门顺利完成,现人财物省级管理一切运转正常。

  三、以改革为突破口促发展,实现“两不误、两促进”。第一下放权力落实责任,办案质效不断提升。随着司法责任制的不断推进,使院、庭长和法官的权利清晰,办案责任明确,法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案件质效明显提升。2016年1—4月,全州法院受理案件707件,办结328件,同比上升32.66%和38.4%。其中中院受理案件63件,办结38件,同比上升26%%和90%。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0.4%。2016年以来,院、庭长办案103件,占结案数的32%,同比上升15.56%。第二稳步推进司法改革,为民举措得以落实。河南、泽库、尖扎三县法院新建审判综合楼诉讼服务中心在进一步配置设施、完善立案导诉、释法答疑、救助服务等功能。中院和同仁县法院变更完善了立案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同时开展上门立案、电话立案和巡回立案。2016年1—4月,适用一审简易程序审理案件185件,占68.27%。中院安装12368余音服务热线电话;并与同仁、泽库两县法院建成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实行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2016年1—4月,全州法院当场登记立案591件,当场立案率93%,同比上升41%。第三以改革推动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坚持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监督。2016年1—4月,网上公开审判流程案件707件,占98.27%。网上公布裁判文书 201份,占97.06%,在全省法院率先实现网上公开藏文裁判文书11份;全州法院案件信息数据质量、数字法庭应用、电子卷宗制作等网上办案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在省法院2016年第一季度通报中多项指标名列前茅,其中中院案件数据准确率、数字法庭使用率和电子卷宗制作比例排全省法院第一,受到通报表扬。

  武允跃最后表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各项措施正在实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实践和检验。希望在座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记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黄南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也将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责任编辑:韩春霞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