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湖北省公安厅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2015年11月1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湖北公安机关有效掀起了“打、防、管、控、建”工作热潮,采取全链条打击、强化执法效能、加强宣传防控等举措,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714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57名,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22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得到遏制。
全链条、多层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2015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依靠刑侦、技侦、网侦、视侦和公安信息化“四侦一化”核心战斗力工程,联合多部门、多警种、多单位形成合力,实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链条、一体化、多层次深度打击。
湖北省公安厅建立完善了“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设立“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大数据分析”等多个快速反应作战单元,对新发案件信息快速收集和调动,实现案发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录入平台,为追查破案提供方便。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多警种、多单位,建立了“多警种合成作战”“110三方通话联合接警”“警银快查快止付”等机制。诈骗案发后,可第一时间冻结相关银行卡号,第一时间调动技侦、视侦、刑侦等单位联合破案。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缴获“伪基站”和“黑广播”作案设备429套,超过过去5年之和;刑事拘留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457名,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714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22名;紧急止付、冻结被骗赃款877万元,帮助受害人追回被骗钱款582万元。
探索创新提升执法打击效能
针对日益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湖北各地公安机关立足实际,探索创新机制和做法,提升执法打击效能。
十堰市公安局实现治理伪基站“零目标”,相关技术经验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武汉市公安局总结出电信网络诈骗多种作案过程、作案模式和作案工具,有针对性地展开分析跟踪,实施精准打击。
部分嫌疑人专门打法律“擦边球”作案,给公安机关侦办案件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湖北省公安厅要求,在法律适用上,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衔接配合政法委和检、法部门工作。各地还专门出台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诉判的统一适用标准,解决个案中的障碍分歧。
在电子物证鉴定上,湖北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以及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刑侦、网安部门实行同步或联合建立电子物证专业实验室,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设备、作案手法、作案流程进行研究剖析和依法鉴定。民警办案的指向性、目的性更加明确,办案效率大大提高。
深入推进宣传防范教育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向基层扩散、作案手段专业、作案形式多样的态势。湖北公安机关积极在群众中开展宣传防范教育,重点提醒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的群体,提高整体防范水平。
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专门梳理了4大类50种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向群众宣传,提醒百姓加强防范。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由政工宣传部门负责牵头,全面整合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宣传部门的力量,利用一切载体,向群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
武汉等地由内保、治安等部门专门负责,提醒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的群体,实现源头防范。现在,湖北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都由内保、治安部门负责牵头,紧抓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在校师生、银行金融网点等核心关键,层层建立起责任制,抓好电信网络诈骗源头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