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适应“互联网+检察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检务公开力度,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充分整合手机报、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自有媒体传播平台,逐步打造渝北检察“掌上检察院”,搭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当事人、人民群众及相关部门的“指尖”互动平台,全面展示了该院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成果,实现了检务公开由“网上公开”向“掌上公开”的新拓展。
为确保自媒体平台的高效运转,夯实检务公开运行基础,渝北区区检察院不断健全、落实管理制度。该院制定了《互联网及自媒体平台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发布的运行模式。指定专人负责沟通协调,同时各部门选定1—2名信息报送联络员,干警专业涵盖新闻、中文、法学等;规范信息发布原则和流程,明确信息审核标准。
明确发布原则,规范检务公开运行导向。发挥好“两微一端”高效、快捷的优势,主动发布检察工作动态、最新时事、重大工作部署、重要案件信息和社会热点等信息,积极打造检务信息权威发布平台。立足检察机关定位,在信息发布、回复等操作上,严格要求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在语言风格上,采用网言网语的同时,保证对受众予以充分尊重,做到态度真诚、语气诚恳、逻辑严密、言之有据。
创新运营推广,强化检察信息传播效果。适时推出受众感兴趣的专题栏目,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精美图文、H5页面、微视频、微电影等进行信息公开与传播,让检察工作更加接地气、近民心。不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访谈等活动,建立渝北检察微信群,以更加灵活的形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传递法律与检察工作信息。将渝北检察“正义哥”“正义姐”卡通人物形象运用到官方网站及自媒体平台中,并制作该形象的钥匙扣、玩偶等小礼物,配合普法宣传活动进行发放,不断提高受众关注度,扩大检务公开影响力。
回应社会关切,突出运行板块服务功能。建立信息发布机制,打造检务信息和服务的新平台,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实现与群众微信互动。同时设置了行贿档案查询预约、案件信息公开、举报申诉等平台,由专人负责收集、办理、监督等事宜,第一时间为群众、律师等提供服务。
加强平台建设,构建检务公开融合格局。摒弃原有的信息公开平台简单“相加”模式,构建全媒体时代“相融”格局。一方面加大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互动合作,实现“联运互补”,将自媒体强大的传播优势与传统媒体的把关和全面深入优势叠加起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注重新媒体之间的“强强联手”,将官方微博、APP客户端、官方网站、微官网等平台融于一体,方便受众根据需要进行下载、关注、浏览,着力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全覆盖的检务公开网络。
截至目前,该院于2011年3月开通的“渝北检察快讯”手机报已编发142期426条,发送42600人次;2011年5月开通的“渝北检察”官方微博已发布1953条,拥有粉丝16839人;自2015年10月改版后的官方微信已发布21期89条,被“重庆检察”采用17条,被最高检和《检察日报》官方微信分别采用1条,粉丝数1021人;2015年4月上线的APP客户端发布检察动态745条,法制报道40余条。(雷晶 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