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积劳成疾殉职在岗位上的社区民警李来建

2016-05-12 18:49  来源:法制生活报

生命在平凡中永恒

——追记积劳成疾殉职在岗位上的贵州兴义公安局社区民警李来建

  “李警官,我住锦峰大厦B楼,有住户养了几只狗,经常深夜大叫,吵得四邻不能入睡,请你协调管管。”

  ……

  4月14日,贵州省兴义市公安局向阳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来建的手机上,仍在不断收到社区群众的求助短信。

  可是,求助的群众也许还不知道,此时的李来建已经再看不到他们的短信了。就在4月13日9时30分许,李来建正与同事们讨论如何创新社区警务平台信息录入工作时,他突发重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7岁。

  守在冰棺旁的妻子金英,木然地看着丈夫的手机,听着依旧不停的滴滴声,泣不成声……

  积劳成疾殉职在岗位上

  时间回溯到2016年4月13日。

  清早,仅睡了两三个小时的李来建从备勤室的床上爬起来,到派出所附近的母亲家,看望已经几天没有见上一面的老母亲。匆匆洗把脸,李来建告诉母亲自己要到局里办事。

  “你经常加班,中午炖排骨给你补补,记得回家吃饭。”出门时,母亲再三叮嘱他。74岁的老母亲怎么也想不到,这竟成了和儿子的永别。

  “早知道会这样,我就强迫他早点休息了。”向阳派出所副所长杨迪懊悔地说。

  4月12日,杨迪和李来建值班,这一天,他们一共接处了8起报警:有邻里纠纷的,有流浪人员需要送救助站的,还有商铺噪音过大影响居民休息的……二人一直忙到深夜。4月13日凌晨1时许,忙完手头的工作,李来建又开始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完成社区警务平台信息录入工作,一直到凌晨5时。4月13日9时30分许,李来建来到兴义市公安局,与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苏朝艳讨论自己刚琢磨出来的新方法。苏朝艳一边听一边演示给李来建看,突然,她发现刚刚还与自己热烈讨论的李来建斜靠在椅子上,头歪在一边,没了声息。

  战友们立即把李来建送往医院紧急抢救,12时31分,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李来建因突发心肌梗塞,最终还是没能苏醒过来。

  同事视界:数万份居民信息“一口清”

  “他爱岗敬业,干起工作来简直就是‘拼命三郎’!”和李来建搭档过10年的同事龚启平这样评价道。

  龚启平回忆,1993年,李来建所在的马岭派出所辖区接连发生多起偷牛盗马案件,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当地群众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李来建和同事化装成测绘队员,不顾日晒雨淋,连续一个月,在重点村寨摸排线索、蹲点布控,成功锁定并抓获了全部犯罪嫌疑人,为群众追回60多头被盗的牛马。

  办案过程中,李来建乘坐的汽车不慎翻下50余米的山坡,李来建和同事不同程度受伤。但伤还没有痊愈,李来建就提前出院,拖着一瘸一拐的腿返回岗位。派出所领导劝他养好伤再上班,他却说:“所里人手少、工作多,我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

  2000年,李来建调到兴义市看守所工作。看守所新收押的1名河南籍毒犯情绪极不稳定,经常闹事。李来建主动承担了这名毒犯的看管工作。经了解,他发现此人患有肺结核,加上涉案毒品数量大,自知罪责难逃,自暴自弃。李来建利用休息时间,自费请医生到看守所给这名毒犯检查,定期从医院为他拿药。李来建的关心打动了他,毒犯的情绪逐渐稳定。在交流中,李来建进一步得知,毒犯家属从未到兴义探监,于是,李来建每月为他购置日常生活用品。

  两年后,这名毒犯被执行死刑。临行前,毒犯“扑通”一声跪倒在李来建跟前:“李警官,谢谢你这两年来对我的关心照顾,我甘愿伏法。如果有来生,我当牛做马都一定报答你的恩情!”

  向阳派出所是李来建工作的最后一个岗位,据该所所长张维维介绍,2004年,李来建调到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这一干就是12年。他所服务管理的向阳社区是老城中心区,辖5条街道、12条巷道、9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5487人、暂住人口2543人,有企事业单位1217家,服务管理的难度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李来建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硬是凭着一股子爱动脑、勤动腿的韧劲,将社区管理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得心应手。特别是在以房管人方面,他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对社区管理相关信息系统操作相当熟悉,这让他很快就成为社区警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这些都是李哥12年来亲自进家入户采集到的数万份信息资料,他对自己采集过的数据真是可以做到‘一口清’。在我们眼中,他是一个非常踏实、认真、负责的老民警。”年轻女民警韦珠珠指着几大柜子的信息资料说。

  群众视界:他的电话号码比家人的还背得熟

  “老李是个有心人,社区的大事小情都装在他心里。”向阳社区副主任王军说。

  就在前几个月,王军给李来建打电话,无意中说起社区内一个五六岁小男孩的事。听者有心,放下电话后,李来建马上就赶过来了解情况。原来,小男孩的母亲2006年离家出走,一直音信全无,父亲2013年因病去世,小男孩只能跟着奶奶生活。随着奶奶年事已高且患有重病,她已不能照顾孙子了。得知此事,李来建几经牵线、协调,很快将小男孩的户口落户到他姑妈家,让小男孩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社区里有什么事,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找李警官,他的电话号码我们永远忘不了,比家人的还记得熟!”向阳社区的居民刘正祥说。

  2012年11月的一天晚上8时许,天空一直飘着毛雨,社区内一条通电的电线突然断开掉落在街上,造成安全隐患,居民们马上打电话给李来建。当天正值李来建轮休,他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立即赶到现场。在通知供电部门抢修的同时,他一直冒雨在现场警戒,直到晚上11时隐患消除。“老天真是太不公,把这么好的人带走了!”家住遵义路的彭老太得知李来建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她说,如果不是李来建上门服务,自己的二代身份证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办。去年6月下旬,李来建在社区走访,了解到81岁的彭老太因身患疾病,行动不便,想办第二代身份证,正在为自己不能走到派出所去采集指纹信息而犯愁。第二天,李来建主动来到她家,采用离线采集的方式,为老人办了第二代身份证。

  从警26年来,李来建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因工作成绩突出,他曾先后荣获2013年度全省优秀社区民警称号,还多次获得省、黔西南州消防工作先进个人表彰,荣立三等功三次,受嘉奖10余次。

  得知李来建因公牺牲的噩耗,他生前工作的辖区的上千名群众自发来到殡仪馆。他们说想再看一眼李警官,送他走完最后一段路。

  亲人视界:爸爸,快起来了,上班要迟到了!

  2016年3月,李来建的儿子希希上幼儿园中班了,老师要求交一张“全家福”合影贴在教室里。全班同学都交了,可希希拖了好些天,就是交不出来。老师问希希为什么不交,希希说:“我爸爸是警察,忙得很,没时间照……”

  就为这事,李来建的妻子金英好多次对李来建说:“你忙,干脆我们来派出所将就你,照一张‘全家福’。”对于妻子的提议,李来建每次都答应得很干脆。可每次金英带孩子到派出所,看到李来建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又只好默默地带着孩子回家了。

  在妻子的眼中,李来建没有不忙的时候。“就算不值班,凌晨四五点钟也经常有群众打电话找他。他怕影响我们娘儿俩休息,在家就睡在客房。”金英说。李来建3年前体检时就被查出心脏有问题,医生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可金英每次劝丈夫去检查,他总是说:“所里事情多得很,等忙过了再去检查。”

  “心脏有问题”这么严重的事,他都不在乎,就更别提家里的那些“小事”了,金英说,家里的饮水机坏了好几个月,每次让他出去找人来修,他都答应得好,可从来都没找来过人。但是,只要有居民打电话请他帮忙开锁什么的,就变成了他的“大事”,他总会在第一时间就帮人家解决好。说到这,金英说不出是对丈夫的心疼还是怨尤。

  就在李来建牺牲的前两天,金英说,她还和丈夫商量,周末一起去市里的万峰林景区照一张“全家福”。可是现在,“全家福”成了一家人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

  4岁半的希希不知道爸爸已经走了,再也起不来了,希希不停地用稚嫩的声音呼唤着躺在冰棺里的李来建:“爸爸,快起来了,上班要迟到了!”

  在希希的心目中,“上班”从来都是爸爸最重要的事情。

  看见这一幕,前来悼念李来建的群众和同事泪如雨下……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