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消防忠诚履职护安宁疾行步稳展新篇
——2015年全省消防工作回眸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法定职责,突出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构建责任防控、法制防控、基础防控、重点防控、全民防控、科技防控“六大防控”体系,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保持了全省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2015年,全年发生火灾3483起,亡49人,伤28人,直接财产损失6538.4万元,火灾四项指标与上年度同比分别下降17.5%、16.9%、3.7%、65.9%,重大以上火灾事故“零发生”,首次实现40年来无30户以上农村村寨火灾。
抓统筹、强督导、促执行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省长孙志刚反复强调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将消防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贵州省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暂行规定》;省委常委会2次研究消防安全工作,省政府5次召开全省消防工作会议,2次发文部署消防工作专项督导,对存在问题实施督办;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行业部门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14.7万余份,并开展了年终考评,将考评结果抄送组织部门,作为对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之一;毕节、黔南、黔西南等地召开议警会议,专题解决市政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消防经费保障等影响消防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5年,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把消防工作作为事关发展稳定的大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各地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召开会议部署、亲自带队督导检查,研究解决重大消防问题。
同时,全省各行业部门认真贯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落实《贵州省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依法履行消防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隐患排查整治等职责任务,形成了“N+1”部门联合监管模式。
据了解,省民政、教育、住建、卫计、文化、商务、旅游等9部门分别部署开展福利机构、学校、老楼危楼、医院行业等领域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党组成员分片带队开展督导。省民政、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出台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实施行业标准化管理。省市两级民政部门从彩票基金中拨付5350万专项经费为福利机构安装简易消防设施,整改社会福利机构火灾隐患。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严格消防规划和建筑施工图消防安全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工商部门将消防安全不良行为纳入全省信用信息平台,推动消防安全隐患整治。
2015年,贵州省强化消防执法检查。省人大将《消防法》和《贵州省消防条例》(简称“一法一条例”)作为2015年唯一执法检查项目,6名人大副主任亲自带队,对57个县(市、区)、136个(乡、镇)、163个村和17个行业部门消防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情况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形成审议意见,致函省政府专题研究解决。省政府将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8个方面工作建议详细分解为16大项、38个细项的具体任务,分解到各市(自治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和省发改、教育、经信、民政、财政等22家部门、单位,并督办推进落实,执法检查工作受到了公安部李伟副部长的批示肯定。
贵州省严格事故责任追究。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出台《贵州省消防安全约谈制度》,定期对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导致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实施约谈。2015年,共对19起火灾事故进行责任倒查,1人被免职,14人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39人被约谈或诫勉谈话。2016年2月以来,省政府连续2次对农村火灾多发黔东南州政府实施了约谈。通过主流媒体对9批149家单位、77名个人的消防安全不良行为进行公布,发改、经信、住建、工商等部门强化消防安全不良行为结果应用,26家单位和5名个人办理银行贷款、资质认证方面受到影响。
抓排查、强整治、保安全净化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2015年,贵州省严抓消防专项治理。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先后部署开展夏季检查、易燃易爆场所、社会福利机构、今冬明春火灾防控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进一步健全火灾隐患整治常态化机制。各行业部门依法落实消防监管职责,组织1121个检查组,检查单位和场所8376个,发现隐患9200余处,督促整改7600余处。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采取“台账式”建档、“会诊式”检查等措施,检查单位76.6万家次、村寨8600余个,整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46.8万处,责令“三停”单位1147家,查封单位856家,拘留455人,罚款4434.7万元。全省行政处罚、三停、查封、拘留等总量是2014年的1.9倍。
2015年,贵州省严治消防重大隐患。省政府专门部署重大火灾隐患、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对33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7个火灾隐患集中区域实施挂牌督办。截至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安委办挂牌督办的2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省政府挂牌督办的33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全部按时整改完毕。中央综治办和公安部联合书面警示的7处火灾隐患集中区域已整改6处,省政府挂牌督办的27处火灾隐患集中区域整改完毕21处。没有整改完毕的区域性火灾隐患,当地政府均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经费,有序推动整改。
2015年,贵州省延伸消防监管触角。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省综治办印发《关于将消防安全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全省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内容的县区达93.8%。全省共划分大网格147个,中网格18051个,小网格81533个,明确网格管理员11.3万名,聘任社区消防督导员、小区消防管理员、高层居住建筑楼层宣传员近13万人。各级网格力量检查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13.7万处,成功扑救初起火灾1103起。还依托“一村一警务助理”成立614个流动消防警务室,发动8368名警务助理开展消防网格工作。
抓保障、强基础、促长远提升城乡火灾防控能力
2015年,贵州省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省政府将《贵州省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纳入年立法调研工作计划,省政府法制办召开审稿会对条文进行修订。据悉,该规定今年有望出台实施。黔东南州启动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修订工作。遵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制定出台了《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农村消防条例》。贵州省还发布实施了《建筑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规范》、《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评定规程》等地方标准。省级民政、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也分别出台落实行业领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文件。
在落实消防经费保障方面,2015年,贵州省各级政府将消防业务、装备、营房以及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现经费保障的体系化、制度化,采取融资、贷款等方式,多渠道保障消防工作经费,确保消防装备建设维护、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消防员高危补贴、消防文员等经费足额拨付到位。全年全省消防经费预算达8.65亿元,到位经费11.68亿元。其中,正常业务经费4.61亿元,专项经费7.07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较上年增长16.1%。黔东南州投入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经费5620万元。黔南州投入木结构连片村寨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500万元。
在夯实公共消防基础方面,省、市、县分别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和基层消防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和基层消防组织建设。全省编制(修订)市(州)、县(市、区)、乡(镇)消防专项规划1163个,完成率90.5%;编制工业园区消防规划106个,完成率93%。全省共完成营房功能性改造25个,完成新建消防站营房建设4个,开工建设训练基地7个,遵义、黔西南完成了战勤保障大队建设。购置消防车84台、装备5万余件(套);六盘水市购置了1套远程供水系统。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落实《市政消火栓维护管理办法》,新增市政消火栓4493具,城市市政消火栓建有率和完好率分别达到87.3%和97.8%。
在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方面,贵州省严格执行《贵州省政府专职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累计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237支、企业专职消防队43支、微型消防站4355个,新增执勤中队专职消防员1015人、乡镇政府专职消防员368人、企业专职消防队员270人。黔南、六盘水等地将160名执勤中队专职队员纳入当地编制管理体系。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开展地震救援、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等实战演练3186次,处置各类火灾和应急救援事故1.49万起,出动警力14万余人,抢救、疏散被困人员7.8万余人,抢救财产价值21.74亿元。圆满完成贵阳“5·20”山体滑坡、遵义“6.14”楼房坍塌抢险救援等重大任务。
在筑牢农村消防基础方面,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搬迁一批”的思路,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保护价值确定了一类村寨、二类村寨和三类村寨,实施区别保护。目前正在黔东南州分类打造示范样板,将于近期召开全省现场会。2015年,全省对4229个连片木质村寨实施了“六改”工程,完成寨改523个,房改8.5万户、电改23.7万户、厨改4.1万户、水改427个、路改685个。黔东南州委出台《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八条问责办法》。今年,省政府将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抓联动、强培训、促宣传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2015年,贵州省各级部门联动抓宣传。省政府成立编撰委员会,编印出版《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读本》85.4万册在全省中小学免费发放,全省中小学课时、师资落实率达100%,教材落实率达50.2%。省政府部署开展“119”消防月宣传活动,开展第三届“119”消防奖表彰。省委宣传部专门印发通知部署消防宣传工作。省教育、消防部门联合召开全省中小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省教育、消防和省军区联合印发《关于将消防知识纳入学生军训工作的通知》,开展“贵州省首届学生消防训练营”、“平安校园,消防同行”主题活动。
贵州省突出培训抓宣传。省委组织部将彩钢板现场燃烧试验、农村火灾警示教育片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全省现代远程教育内容,2000万余干部群众受到教育。突出“五类人员”,培训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1.45万人,消防专兼职人员1.81万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3600名;治安、消防部门联合培训保安1.68万人,培训率达100%。利用移动互联网消防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点对点”宣传,全年利用微信微博向目标人群推送信息21万余条、利用手机信息平台推送信息200万余条。贵州消防官方微信微博影响力排名全国第八。
贵州省整合媒体抓宣传。依托省交通广播建立“车轮上的消防宣传站”。省级广播电视媒体建立了“打造了一系列消防情景剧;打通两个消防救援通道——开通消防专用热线,为消防车辆让出一条救援通道;开展每日一提醒、每周一分析、每月一互动‘三个一’常态化消防宣传提示”的“一二三”常态化消防宣传提示制度。立足高铁读物、WIFI热点、高清电视等载体的传播特点,实现消防宣传“进高铁”、“进WIFI”、“进电视”。邀请奥运冠军邹市明拍摄制作消防公益广告,在2015年度全国消防电视公益广告评选中荣获三等奖。开展“夏季消防检查媒体行”、“冬春媒体走消防”系列宣传活动。在中央级媒体发稿456条,省级媒体发稿1.3万余条。(陈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