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渝中区政协主席陈大奎、副主席赵元政一行17名政协委员应邀出席渝中区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陈大奎一行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室、执行接待大厅、速调速裁中心,实地观摩远程视频审判,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信息化集控管理中心,审管办负责同志向陈大奎一行介绍了渝中区法院2015年建成的包括数据云中心、法官业绩考评中心、审执态势研判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公共区域监控中心及公众服务平台的“五中心一平台”相关情况,就其具体功能进行演示讲解。研究室陈晓红介绍了司法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2016年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并对重点督办提案《关于在渝中区人民法院公众服务网增设律师服务平台的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该提案人王成委员对提案办理表示十分满意。
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后,与会委员表示,近年来渝中法院在司法改革和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先行先试、开拓创新,走在全市法院前列,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将审判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法官业绩考评体系日趋完善,体现了量化精准、客观公正的要求。委员们希望法院及时升级完善信息化系统,更好方便法官办案和群众诉讼,并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把好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出去,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陈大奎主席指出,尽管已多次参加区法院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但对此次活动仍有三个新体会。
一是新举措。渝中法院认真落实司法改革精神,在立案、审判、管理环节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法官业绩考评体系引入信息化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规范、量化精确,对于公共公务员的考核评价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二是新变化。比如法院干警精神面貌良好,工作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氛围融洽。
三是新形象。渝中法院的硬件条件并未改变,但内部的软件却日益月新,软实力不断提升,成绩有目共睹。针对提案办理工作,陈大奎主席指出,法院收到的提案数量不多,但是法院领导和各责任部门高度重视,办理及时,程序到位,过程扎实,结果令人满意。
就下一步工作,陈大奎要求,一是“公众开放日”活动常态化。“公众开放日”活动是本届法院领导班子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看来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将该项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代表委员来自方方面面,“公众开放日”活动有利于增强代表委员及社会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方便更好履职,回应社会关切。以后的开放日活动更加体现多层次、全方位,比如邀请律所主任参加,增进沟通和理解。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渝中区法院的“法官进社区”工作,就是一项很好的举措,以案说法,有事找法。今后可进一步提炼总结、打造品牌。还有网上立案、网上信访等信息化便民措施,也要积极扩大知晓度,提高利用率。还可举行“专题开放日”活动,邀请各方面的群众走进法院,感受法院工作,培养法治精神。
三是对深化改革中的问题加强研究。坚持虚实结合,在加强司法改革的同时,注重对分类管理、责任追究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区法院编辑的《审判与思索》,就是总结审判经验、提高业务能力的好形式。法院现有的审判考评系统实现了定量定性相结合。今后,要提取和运用大数据,进行规律性分析,对考核内容、权重指标进行及时调整、丰富完善,更好地实现案件类型、业务部门之间的均衡,使考核更科学,争取继续领跑。
区法院院长张立、副院长姚铸参加座谈会。区督查办、区政协提案委、社法委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