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我要投稿  

多国表态支持中方南海立场和主张

2016-05-09 08:17  来源:法制网

  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在即,中国政府近期通过各种渠道密集发声,郑重强调不接受、不承认、不参与的立场。

  与此同时,目前已有包括俄罗斯、印度、老挝、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十多个国家表态,支持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立场和主张。

  争议应由当事国谈判解决

  4月1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在莫斯科举行中俄印外长第十四次会晤。根据发布的联合公报,围绕南海问题,俄罗斯、印度承诺维护基于国际法原则的海洋法律秩序,认为所有相关争议应由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议解决。

  公报中提到,中国、俄罗斯、印度承诺维护基于国际法原则的海洋法律秩序,该秩序显著体现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所有相关争议应由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议解决。三国外长呼吁全面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指针。

  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时,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也提到了南海问题,他表示,“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双方始终在彼此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王毅说,中方在南海维护正当合法权益,有权依法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恰恰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中俄都应对滥用强制仲裁机制的做法保持警惕。拉夫罗夫则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俄中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的发展。俄方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支持有关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协商解决争议。

  倡议与东盟发表联合声明

  2016年4月28日,第22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新加坡举行,并于27日“背靠背”举行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1次高官会。

  在此次磋商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倡议中国与东盟发表一项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联合声明。

  在会后回答记者提问时,刘振民表示,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1次高官会上,各方就南海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当前南海局势备受外界关注,11国就南海形势、如何管控海上风险、加强海上务实合作,以及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沟通。会议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共同维护好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各方愿通过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此次会议上,各方一致认为,当前形势下,《宣言》仍是东盟国家与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基础,必须确保全面有效落实《宣言》,深化海上务实合作,不断增进各方互信。偏离《宣言》的言行将会导致不良后果。

  刘振民表示,中方倡议发表一项中国与东盟国家外长关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联合声明,中方已提出声明草案,主要内容包括确认各方对遵守《宣言》的承诺,明确《宣言》地位和作用,重申对《宣言》主要原则和精神的认可,确认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确保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坚持由直接有关国家通过谈判解决争议,共同推动早日达成“准则”以及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等内容。各方尚来不及就草案交换意见,同意就此保持密切沟通,留待以后磋商,中方希望7月的外长会上予以发表。

  中方不会接受和承认裁决

  5月6日,外交部针对南海问题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边海司司长欧阳玉靖详细解释了中国不参与所谓南海仲裁的原因,回答了十余家境内外媒体的一系列问题。

  欧阳玉靖表示,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菲律宾等国陆续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引发的领土问题。随着新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又产生了海洋划界争议。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欧阳玉靖强调,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并执意推进南海仲裁案。对此,中国坚持不接受、不参与。无论仲裁案最终结果如何,中方都不会接受和承认裁决。

  5月4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最近,南海问题又被炒得沸沸扬扬。美国、英国都有人在南海问题上高调发声,指责中国造成了南海局势的紧张,鼓吹所谓“捍卫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实际上,他们这些充满偏见和偏袒的言论恰恰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形势。

  在这篇题为《停止插手南海事务》的文章中,刘晓明说,这些人指责中国的所谓“强硬行动”造成了南海局势的紧张。这种看法罔顾事实。中国人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最早为其命名,最早实施行政管辖。然而,迄今为止南海有40多个岛礁被个别国家非法侵占。对此,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双边谈判协商解决争议,致力于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长期和平稳定。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不针对任何国家,除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卫需求外,更多的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

  他指出,这些人说中国必须接受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否则就要给中国扣上“不遵守国际法”和“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的大帽子。这完全是颠倒黑白。中国不参与、不接受仲裁,是由于中国早在2006年就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作出了排除性声明,将主权争议和海洋划界等问题排除在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之外。(记者 赵阳)

责任编辑:陈叶军
权威发布 更多
新闻广场 更多

新疆出台办法鼓励群众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

4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发现、踊跃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有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详细]

广西高院出台方案力争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就破解执行难问题作出专题部署。[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