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母亲节”举行联帮联教大会

2016-05-07 10:18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似乎是为了迎接“母亲节”的到来,5月6日这一天,呼和浩特天气晴朗,阳光分外明媚,而同在一片蓝天下,这缕温暖的阳光也照进了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的服刑人员心中。

  记者一大早赶到时,远远地便看到排队等候在监狱大门外的服刑人员家属们,他们目光虽急切,队伍却排得十分有序而安静。“我是和女婿来看我女儿的。”前一天刚刚从包头市达茂旗赶到呼和浩特的张妈妈,指着站在第一排耐心地举着监区牌子的男子,对记者说:“‘母亲节’快到了,来看看她,告诉她我身体好,家里也都好,好让她安心改造!”张妈妈眼里闪动着泪花,和所有家属一起期盼着监狱大门快快打开。

  十几钟后,在监狱民警的带领下,记者与家属们一道进入监区,走进教学楼大礼堂,礼堂内花团锦簇,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此时,等待见到家人的服刑人员们早已坐好,不时回头朝门口热切地张望着,空气中传递着沁人心脾的温馨……

  “妈妈!我要找妈妈!”就在这时,一个稚嫩而不时哽咽的声音传来,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粉嘟嘟的小身影快步奔跑着,在管教民警的引领下,扑进了坐在第二排的服刑人员小霞(化名)的怀中,紧紧地搂着她的脖子,哭着说:“妈妈,我来看你,母亲节快乐!”搂紧日思夜想的小女儿,小霞瞬间泪水奔流:“乖女儿,想妈妈了吗?”“想了,我天天都梦到妈妈回家!”看着这对相拥而泣的母女俩,周围的人也都流着泪叹息着。“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家?”“妈妈明年就能回家了,到时候,妈妈和爸爸一起给你找一个好学校,到时候,妈妈就再也不离开你了!”尽管清秀的小脸上还挂着泪珠,但听到妈妈的话,这个7岁的小女孩立即笑靥如花:“妈妈,我早晨5点就起床了,姑姑说,要是起晚了,就见不着妈妈了。”听着女儿话,小霞将孩子搂得更紧。

  “宝贝儿子,你跟谁来的?”刚刚从外地转来的服刑人员小清(化名)也见到了3岁的儿子,也许是因为年纪尚小,小男孩平静地靠在妈妈怀里:“跟爸爸从北京来的。”“想妈妈吗?”“想!爸爸说,等妈妈学习完了,就可以回家陪我了,所以我不哭。”“儿子真乖,来,给妈妈画个画吧!”小清悄悄擦了擦眼角,看着儿子在纸上一笔一划地涂鸦,幸福地笑着。

  “‘思念·祝愿·感恩’联帮联教大会现在开始。请年复一年关心、教导我们的管教民警妈妈和日夜为我们操劳的亲爱的妈妈接受我们献上的鲜花和敬意,请你们相信,我们一定会安心改造,早日走出去,重新站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监狱长杨蔚红和其他民警收到鲜花时,纷纷向服刑人员投以鼓励的目光和笑容;而服刑人员的妈妈们,则更多的是无限的期盼。

  在接下来的文艺演出中,服刑人员用优美的舞蹈、深情的歌声、有趣的相声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向亲人们汇报了自己的改造生活。

  中午,监狱民警引领服刑人员家属走进食堂,这里早已饭菜飘香,用餐车运送的饺子一盘盘地摆放上来。在这团聚的时刻,母亲、孩子互相夹着菜、喂着饭,有人觉得无比香甜,有人食不甘味———“妈妈,饺子真好吃,你也吃!”小霞的女儿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不时夹个饺子喂妈妈;“妈,你多吃点,我们食堂的饭挺好的!”看着抹泪的母亲,张妈妈的女儿一个劲儿地给妈妈夹菜,劝慰着。“孩子太小,我和你女婿商量就别带他来了,孩子让我们跟你说‘母亲节快乐!’”听到儿子的名子,张妈妈的女儿顿时泪流满面,握着妈妈和丈夫的手哭起来;年底就要结束服刑的晓敏(化名)入狱以来一直是文艺骨干,负责每次文艺演出的主持工作,此时,她紧紧握着姥姥和姥爷的手,两位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头,晓敏对记者说:“我从小没有妈妈,姥姥和姥爷就是我的爸爸妈妈,过去走错了路,让他们伤心了,出去后,我要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好好孝敬他们!”

  团聚的伤感和喜悦的气氛溢满食堂,管教民警们也为之动容。组织此次联帮联教活动的教育科科长肖梅告诉记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亲情帮教是监狱改造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促进服刑人员安心改造有着关键的作用。这是女子监狱第七次为服刑人员和家属们安排“母亲节”亲情联帮联教活动,80名服刑人员早晨6点起床,和管教民警一起安排次此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震撼服刑人员的心灵,让她们认识到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作为女儿应尽的义务。(金丽、申慧珍)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