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行检察官张宇筠:维护公平就是维护社会稳定

2016-05-04 09:25  来源:南方日报

  劳动者之歌·广东劳模巡礼

  张宇筠的名气远没她经办案件的影响大。

  她办理的9起虚假诉讼案件均获法院改判,为案外人挽回近1亿元损失,是广东省广州市检察机关查办虚假诉讼以来的第一大案;她发出的检察建议促使某国有银行在全国推行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版本,整改存在的多处风险漏洞,被评为全省十佳检察建议书。

  实质上,要记住这位广州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的女检察官,也很容易。她是“80后”,广州检察院录取的第一个海归硕士,在全省业务竞赛中获得第8名好成绩,刚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媒体人、律师、检察官,张宇筠从事过的职业均肩负守护正义的责任,而她也的确做到了。她说:“民事行政检察处理的案件或许不吸引眼球,但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在为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所以办完案件后也有满满的成就感。”

  起草的办案指引市、区两级检察院通用

  祖籍梅州的张宇筠,有着客家女子勤劳、坚韧的性格。这在她查办虚假诉讼案件时显露无遗。

  2010年11月,因拖欠银行3000多万元,广州凯运公司所属的3.8万余平方米码头用地使用权被阳江市阳城区法院以4370万余元公开拍卖。

  为保障各方债权人利益,法院在次年3月对拍卖款4370万余元的执行分配举行了公开听证。听证会上,9名手持法院判决书的“债权人”要求参与分配。依据判决,凯运公司共需支付他们9346万余元。

  由于执行款的分配涉及多方当事人利益,且银行亦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广州市检察机关依职权进行监督。本科、硕士均是法学专业,又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两年的张宇筠很快发现了蹊跷:9件案件的被告均为凯运公司,9名原告的诉讼代理人均为同一律师,被告均未出庭应诉……更离奇的是,9名原告和凯运公司老板钟某均有关系,有的还是亲戚。

  张宇筠说:“我敏锐地察觉到,一切并非巧合,于是依法开启了调查核实程序。”看着张宇筠收集的600多页厚的书证,钟某终于瓦解:“你们都掌握了,我认。”

  2013年初,广州市检察院就9起虚假诉讼案件提出抗诉,均获法院改判,四名造假人被定罪判刑并处以83万元罚款,为案外人挽回近1亿元损失。该案被评为广州市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成果。

  广州市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学东表示,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民诉法,对虚假诉讼在法律层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张宇筠成功办理虚假诉讼系列案,是以司法实践印证中国法治进程的又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吹响了广州检察机关打击虚假诉讼行为的号角,有力维护了司法公信力。

  性格文静内敛,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善和同事分享交流。广州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李征告诉记者,由张宇筠起草的《虚假诉讼办案指引》已成为市、区两级检察院通用的工作指南。

  发出的检察建议获评全省十佳

  张宇筠的工作,可谓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新民诉法的缩影。她那被评为全省十佳的检察建议书,正是来源于新民诉法增加的监督方式——检察建议。

  广州天河某高校一名年过七旬的教授,在接到诈骗电话后,前往某国有银行办理一项自己完全陌生的网上托管账户业务。尽管银行工作人员提醒了存在的风险,但教授执意办理,并存95万元到账户。当日,95万元被骗子通过网上银行全部转走。

  尽管教授随即报警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赔偿,但损失已难追回。

  张宇筠说:“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不仅是简单地办案,它还是一门塑造社会和谐的艺术。”

  她广泛搜集银行管理制度,仔细研读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范及司法文件,向金融机构了解相关业务知识等,最终找出银行这项新型业务存在的风险漏洞。“我向银行省分行及其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该银行总行表示高度认可,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业务版本,对检察建议中提出的问题予以整改完善。”

  张宇筠说,中国有7亿网民,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钱袋子安全,能促使一个国有银行在全国范围堵塞风险漏洞,十分有成就感。

  李学东说:“公平正义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所有案件都必须通过刚性的抗诉方式来监督,有时柔性的检察建议方式可以取得更佳的监督效果。”

  有人情味的法网最能体现执法为民

  2008年,得知被分配到民事行政检察处,张宇筠第一反应是:“这个处是做什么的?”

  如今,她每年办案数量及质量居于部门前列,获得广东省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广州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业务能手等称号。

  她说,不会羡慕公诉处、反贪局的同事,因为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也在为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作出贡献。“民事行政检察,简单说就是老百姓打了官司之后不服,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我们给了老百姓公平,就是维护社会稳定。”

  张宇筠曾收到一个案件,一页A4纸上只有一个硕大的“冤”字,后面是一封手写的信。信件是一名73岁的老人写的,他和老伴赖以生存的临街店铺被征用,回迁后却被安排在内街。13年来,不服法院判决的老人不断上访,最后来到检察机关。

  了解情况后,张宇筠无法安坐于办公室,她联系开发商、街道办、法院、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召开案件协调会,最终促成开发商与老人和解,老人获得30万元赔偿,就此结束信访维权之路。

  当年因为觉得律师高薪而在高考中填报法学专业的少女,如今已是一级检察官,对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说:“虽然我们每天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办案,虽然法律是文字的,但我们的心始终是暖的。有时候,化解矛盾只需要再往前迈一小步,再多做一点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检察官用心织就一张别具人情味的法网,不正是执法为民的最好体现吗?”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