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微型消防站发展纪实

2016-04-26 16:40  来源:重庆长安网

  “24小时值守岗位,不间断巡逻,发现火警由控制室指挥就近巡逻人员1分钟内到场察看,如果火情属实,队员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5分钟灭火”这是重庆市渝北区金港国际商圈微型消防站的工作要求。自消防站成立以来,这支由商圈物业安保人员和商铺业主、员工组成的消防队伍,一直“守护”着商圈的消防安全。在渝北,像这样的微型消防站已达223个。这些遍布渝北各处的微型消防站构筑起了一个巨大的灭火救援体系网。

  政府重视率先部署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紧紧围绕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着力实施开放强区、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统筹活区战略,努力建设两江产业核心、重庆开放高地、西部宜居城区,成效明显。随着渝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平安”也成为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市民呼声最高的词汇。同时,渝北区的消防事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发展,消防队站建设、市政消火栓补建等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冉家坝、悦来、龙兴、台商工业园区等消防队站,保税港、空港新城消防站营房建设工程基本竣工,支队指挥中心正在积极建设中,渝北“九站一中心”的格局基本形成。但尽管如此,渝北的消防事业仍然一定程度滞后于经济建设的脚步。尤其不少社会单位、村(居)仍存在消防盲点,缺乏第一时间灭火自救的能力。

  为此,从2015年开始,渝北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工作进行强调部署。渝北支队也出台了领导包片制度,积极带队走入社区、单位,召开会议、组织座谈,了解基层需求,推动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尽快落实。在政府和消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仅一个月的时间,微型消防站的构架就已基本完成。截至目前,渝北区已经建成微型消防站223个,其中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123个,社区微型消防站100个,这些微型消防站在初期火灾的扑救过程中,屡屡建功。

  装备建设微而不简

  走进渝北区金港国际商圈的微型消防站,笔者发现,该站虽然不大,却是“五脏俱全”。在这间50平方米的房间里,有序摆放着消防战斗服、水枪、水带、灭火毯、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设备设施,墙上挂着消防队员值班表和管理制度。办公桌上,微型消防站值班记录、巡逻检查、消防宣传和灭火救援等台账详细记录了小站的成长经历。目前,渝北区223个微型消防站均已配备了专业的消防工具,以王家街道观月路社区为代表的微型消防站还配备了专业的消防车辆。

  在王家街道观月路社区,早在微型消防站概念出炉时,社区就已经着力打造一支社区消防队伍了。该社区的主要辖区为保税港区生活区,常住人口近5万人,社区认识到了消防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积极向街道、保税港区和消防部门报告,依托保税港区建立起了一支专业的消防队伍,配备了一台消防车。如今,在社区的装备库房里,氧气瓶、空气呼吸器、灭火器、消防水枪、水带,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护靴、消防腰斧,手持对讲机,应急手电筒等装备塞得满满当当,微型消防站已颇具规模。

  苦练精兵成效明显

  决定一支消防队伍是否能够成功胜任防火、灭火和处置突发事件,不仅取决于装备,更在于他们的专业素质。为了将队伍打造成“铁军”,各微型消防站在加强装备保障的同时,也将消防业务技能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公司经常组织微型消防站队员学习隐患排查整改方法,苦练消防业务技能。每周站里还会开展模拟实战演习,培养队员们侦察火源和使用各类消防器械的实战能力;同时,消防部门还会定期派人到站里指导训练工作。”重庆国博中心微型消防站负责人介绍,自微型消防站成立以来,消防站开展巡逻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00余处,有效确保了国博中心的消防安全。

  2016年1月10日,观月路社区微型消防站接到群众报警:社区一栋居民楼寝室着火。该消防站负责人带着8名队员立即赶往现场,迅速控制住了火势,并在5分钟内将火灾扑灭。据了解,微型消防站建立以来,仅观月路社区就已成功扑救初期火灾10余起,这些微型消防站的建立对渝北区火警火灾的下降,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渝北区223个这样的微型消防站还在日益强化队伍作战能力,为平安渝北保驾护航。(杨佳)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