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政法委住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博斯坦乡三个泉子村工作组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从人防、技防、物防、心防等方面,强化维稳措施的落实。
强化一个细胞工程
通过把平安家庭创建纳入村规民约,宣传平安家庭创建的有关内容,把维护稳定、自觉与极端思想作斗争,流动人口管理、邻里互助、矛盾调解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在三个泉子村逐步形成“没事走一走,有事帮一帮,来人问一问,矛盾让一让”的良好社会风气。
通过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打通平安创建的最后一公里,夯实细胞工程。
织密一张立体化防控网
实施村级网格化管理。结合三个泉子村村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把三个泉子村划分为三个网格进行管理,由3名村干部担任网格长,每个网格有3到4名十户长,十户长向网格长负责。每天十户长向网格长报告有关情况,网格长在每日分析研判会上报告有关情况。
加强技防建设。积极协调技防建设资金60万元,健全完善乡、村二、三级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乡5个村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目前,三个泉子村共安装高清视频头21个,全面覆盖了全村重要路口、重要路段、人员密集场所。视频监控设在村委会,每天由村委会干部值班轮流监看,重要敏感时段落实24小时有人监看。
充分发挥马背巡逻队、摩托车巡逻队的作用。全州首家村级摩托车巡逻队加强日常巡逻,在重要敏感时段加强巡逻频次,随时处置应急突发事件。夏季牧民转场,山区流动人口增多的时段,在乡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启动马背巡逻队,发现情况及时报告,确保三个泉子村安全稳定。
严格落实“369”工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369工作机制的要求,每天十户长对流动人口情况实施零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核查、及时登记。
加强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工作组、十户长、群众微信群,QQ群,坚持日报告、周研判、月分析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上报。
进一步深化“1+3”工作模式。以村党支部领导为核心,村党组织、警务室、工作组参与的框架下,进一步深化党员“1+3”工作模式,即一名党员联系三名群众,实行“优秀党员挂靠重点户、普通党员挂靠一般户”,充分发挥村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形成涉稳信息包户党员第一时间报告、警务室第一时间跟进核查、联席会议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的工作格局。
化解好一个小矛盾、小信访
发挥好矛盾调解室的作用,力求实现“纠纷有地说理、矛盾有人调解,问题化解在当地”的目标,根据三个泉子村近几年矛盾纠纷反应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土地划分、政策咨询、借款纠纷等实际问题,继续发挥好乌拉英调解室的作用,化解好历史遗留问题和做好政策咨询。
聘请乡专职法律顾问为法律咨询员,每个星期定期坐班一天回答法律问题。根据纠纷的性质,及时启动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确保小事不出村。依托县法院巡回法庭和佳克斯司法调解室化解好矛盾纠纷的同时做好法制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