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广东省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等29名专家学者成为知产法院首批聘请的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将承担起知产法院高级顾问的职责。
广州知产法院法官年人均结案261件
在19日下午的成立大会上,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为首批29名技术咨询专家颁发了聘书,在未来的三年聘用期内,这些专家将依靠工作经验与专业特长,为法院提供咨询意见。
据介绍,正式受理案件一年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案件4940件,审结案件3393件,13名主审法官(含3名院领导)人均结案261件。其中受理涉及技术类案件包括专利权纠纷案件2673件,占比54.11%;技术秘密案件11件,占比0.22%;计算机软件案件139件,占比2.8%。
广州知产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知产案件的专业技术性较强,技术事实的查明往往对案件的处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如何了解技术要点、查明技术事实,对于大多数法律专业毕业的法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即便是技术类法官,也无法保证对每一个专业领域都精通。此次成立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为知产法院审理技术类案件涉及的技术问题提供咨询,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专业人士在技术查明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协助技术调查官为法官审理的大量技术类案件提供帮助,保证案件的审理质量和效率。
据介绍,技术咨询专家是法院审理技术类案件的高级顾问,是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人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知识产权审判涉及的技术包罗万象,法院内部的技术调查官由于编制人数和专业深度、广度的限制,解决不了知识产权审判中涉及的所有技术问题,必须借助技术咨询专家的力量,为重大、疑难、复杂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保障。
首批成员汇聚各行顶尖专家
据介绍,此次获聘的专家们在参加专家委相关的咨询和业务交流活动时,将独立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其意见和看法仅供法院参考。
相对于法院内部的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是外部兼职人员,有任期限制,协助技术调查官为法官提供咨询帮助;相对于经依法任命的专家陪审员,技术咨询专家不属于审判人员,不须人大正式任命,是辅助法官审理技术类案件的社会专家;相对于由当事人申请出庭的专家证人,技术咨询专家是由法院组织参与提供技术咨询的,具备更高中立性。
首批技术咨询专家一共有29名,来自于广州地区的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涵盖了机械、通信、医药生物、化学、光电技术、材料工程、计算机等领域,任期为三年。
记者采访了解到,首批技术咨询专家均是广东乃至全国各自所在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5个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长均在全国相关技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威望。以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校长为例,陈新除了校长的身份之外,还是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组长、广东省省级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化制造、微电子制造等领域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其他专家也是如此,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湘吉,何湘吉工程师是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获国家发明和使用新型专利5件,主持的多个项目多次荣获国家或省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