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打造“七五”普法善治升级版

2016-04-21 11:20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网站

  4月18日上午,广东省河源市司法局党组中心组组织了“七五”普法规划专题学习会。会议由河源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伟星主持,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宣传科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会。

  会上,肖伟星对《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进行了全面解读,指出,“七五”普法规划亮点众多: 一是党内法规首次纳入到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二是重点对象更加突出; 三是措施和方式上更加重视责任制、考核制和创新机制;四是落实保障上,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保障,首次提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就如何起草河源市“七五”普法规划,肖伟星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在资料准备上,起草规划要做到“五个融合”,即:与《法治河源建设工作规划(2012-2015年)》相融合、与省“七五”普法规划相融合、与河源市“三赛”考核机制相融合、与四部委印发的《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相融合、与法治创建要求相融合。 二是起草“七五”普法规划的内容安排上,要既贯彻中央、省的精神,又有本地特色指标;要标新立异,开展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创新机制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建立长效机制;要喜新不厌旧,传统载体与新兴媒体量增质更优。

  肖伟星志指出,河源市“七五”普法规划重点是要创新,突出建立创新型、服务型、互动型的“三型”全媒体普法模式,努力打造河源“七五”普法善治升级版。 一是普法理念、思路要创新,以建立“三型”普法模式为目标,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政府发动向全社会力量参与转变、从重法律知识传播向法治信仰培育转变、从重单向灌输向参与互动转变。 二是方法和载体上要更加注重“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形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良性发展。三是机制体制上要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考核机制要探索更多可量化、可操作性的内容,形成制度化。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