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补齐短板解难题 着力六项建设保平安

2016-04-15 10:17  来源:陕西政法网

  陕西省紧紧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这条主线,牢牢把握“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两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多元化矛盾化解能力、社会化服务管理能力、信息化技术支撑能力”,努力实现“发案减少、事故下降、秩序良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2016年要重点推进“六项建设”:

  一、着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各地围绕健全“六张防控网络”和“五项运行机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组织对本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全面掌握工作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和联网应用作为重中之重,协调推动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渭南市富平县实施好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试点工作。二是主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契机,争取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保障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走完“最后一公里”。三是各地据城市和农村不同特点,推出一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社区,形成互学互帮、你追我赶的局面,力争用3到5年时间,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一是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的具体办法,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分工,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细致的政策机制保障体系,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是集中精力尽快搭建起五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平台,解决好工作平台的人员配置、经费投入、制度保障、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实现矛盾纠纷集中受理、分流交办、督办反馈一体运作,实现多种调解手段和方式的高效衔接,增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效。三是进一步加大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妥善化解金融、劳资、债务、医疗、环保等领域和行业存在的突出矛盾纠纷,坚决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着力推进公共安全防范能力建设。2015年,结合贯彻“大连会议”精神,省综治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十个领域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形成了12个调研报告,并提请省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各级综治组织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创新工作思路,落实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防止各类风险聚积扩散。一方面,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的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逐一进行排查,提高对风险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有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切断风险链,消除隐患点,防止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在全面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协同有关部门聚焦公共交通工具、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信息网络等重点领域和行业,查找前端治理中带有普遍性、趋势性的问题,研究提出强化监督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推动落实好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运用法治方式把公共安全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提升维护公共安全法治化水平。

  四、着力推进基层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一是继续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各地特别是相对后进的市切实加大落实力度,迎头赶上;已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市县,在规范运行的同时,重点推进与综治信息化建设的融合,培育推广一批网格化管理示范社区(村),努力提升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二是继续抓好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化建设。各地综治组织研究制定综治维护中心(工作站)建设规范,加强人财物保障、建立高效运转机制、强化实战功能、提升信息化水平,真正把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成沟通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便民服务的“桥头堡”、维护平安稳定的“减压阀”。三是全面加快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建设。在确定全省12个市(区)、35个县(区)信息化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各地按照省综治办、省网信办、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作意见要求,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解决好经费投入、项目规划、建设运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如期完成到2 016年底,全省60%的县(区)完成建设任务,实现网络联通、信息共享的建设目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前着手将综治信息系统延伸到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一级。

  五、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坚持服务在先,推动实施居住证制度,积极推动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逐步融入城市、真正安定下来。对特殊群体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持体系,帮助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等实际困难,努力使他们各得其所。对严重精神病患者,严格贯彻相关文件要求,落实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措施,坚决防止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对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落实好安置帮教和矫正管理措施,严防出现漏管失控现象,严防这些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特别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进行法制教育、心理疏导、文化学习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生活保障等实际困难。继续推进强制戒毒场所建设,持续加大对吸毒人员的强戒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他们对社会治安的现实危害。

  六、着力推进各级综治组织自身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好省编办、省综治办联合下发的关于乡镇(街道)综治机构建设的文件精神,规范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绝不能因为改革而影响综治工作的开展。二是推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各地大胆运用警示通报、约谈、黄牌警告、督导考核、一票否决等综治手段,推动平安建设各项要求落在实处、取得实效。三是建设高素质综治干部队伍,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抓好队伍的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把依法办事、懂网用网等作为重点,加大对各级综治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综治干部维护公共安全的实战本领,努力培训一支政治强、懂法律、善治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王欢浪)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