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开展专项行维护和谐稳定

2016-04-14 15:37  来源:甘肃长安网

  从4月1日起至6月30日,甘肃省定西市集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重大矛盾和风险隐患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这是定西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省委书记王三运批示以及中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定西市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开展平安建设“六抓六创”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全省集中开展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具体行动。

  聚焦矛盾隐患 树立风险防控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防控风险是新形势下政法机关承担的重大使命。”定西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国先说,2016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了“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十六字方针,中央和省委、市委一再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把防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说明了防控风险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不断增多,政法工作服务大局的使命更加艰巨,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开展这次专项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靠实责任、维护稳定。就是要聚焦重大矛盾和风险、隐患,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事件和问题。

  定西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国先表示,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矛盾,如果化解处置不得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酿成重大案件,甚至群体性事件。所以,一定要树立矛盾、风险防控理念,拿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措施和办法,能化解的及时化解,一时化解不了的,要做好防范、预警和应对预案,主动、有效应对。

  有效预防应对 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按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通过紧贴时势开展大调研,全面掌握本县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区域性、行业性矛盾和风险、隐患,提出有效预防和应对的工作措施,健全完善解决矛盾和风险、隐患工作的长效机制。

  通过全方位、地毯式、网格化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各类矛盾和风险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乡村干部、双联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深入家属楼院、乡村街道、厂矿企业、医院学校、宗教场所、建筑工地,重点排查征地拆迁、劳动社保、农民工工资、经济纠纷、医患纠纷、企业改制、集资融资、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矛盾和风险、隐患,切实做到无盲区、全覆盖、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矛盾和风险、隐患,要实行清单式管理,确定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明确时限加以化解。

  对排查出的重点、复杂、疑难重大矛盾和风险、隐患,加大交办、督办、查办力度。对长期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风险、隐患,由县区四大班子领导、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挂牌督办限期化解。对区域性、行业性、系列性重大矛盾和风险、隐患,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隐患。同时,健全完善重大矛盾和风险、隐患研判预警、定期排查、分流调处、挂牌督办、领导包案、多元化解、责任查究等系列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风险管控工作水平。

  靠实工作责任 切实解决疑难问题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紧紧抓住综治维稳责任制,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王国先表示,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预防、排查、化解、稳控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深入排查、有效化解、重点整治,使一般涉稳矛盾和风险隐患化解率达到98%以上,重大涉稳矛盾和风险隐患化解率达到85%以上,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确保实现“六升五降五不发生”工作目标,即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积案化解率、协议履行率、群众满意率和安全感明显上升,群体性赴省上访、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安全责任事故明显下降,不发生影响本地区本部门的重大政治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案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责任网络更加完善,群众表达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六抓六创”行动,着力防风险、破难题、补短板、夯基础、强服务、建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陈大勇 孙涛)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