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稳步推进平安建设

2016-04-12 16:24  来源:云南长安网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始终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作为全面推进平安临沧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建设、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宣传、行业系统平安创建活动等工作,全面推进平安临沧、法治临沧建设,有力确保了该市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为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扎实开展治安治理各项工作。组织开展“打黑除恶、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灭枪、春雷、抢盗骗”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把堵源截流工作置于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科学分析研判毒情形势,正确把握禁毒工作重点,建立和完善执法合作机制,深入开展国际执法合作,巩固和深化罂粟替代种植成果,2015年禁毒工作综合排名在全省州市公安局第一名。切实加强边境管控,严厉打击各种涉边违法犯罪,深入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和平安边境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三非”人员的管理服务。着力构建“边境、城市、乡镇、村社、单位”和“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五位一体”的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初步实现“防控到位、运行常态、反应迅速、打击有力、发案减少、秩序良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推进平安临沧建设的基础。临沧市在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按照“拉网式、兜底式、全覆盖”的要求,对矛盾纠纷进行大排查、大下访和多元化调处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五包”责任制和市、县两级每月一次,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村(社区)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会议制度。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对接机制,健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第三方参与矛盾调处机制机构,加强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稳定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关工作,2015年,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3.3%,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00余件,发出预警通知书104份。

  注重平台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和“6995”平台建设运用。各县(区)、各乡(镇、街道)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网格化划分, 100%覆盖全市辖区范围。在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础上,全市大力推广“6995”应用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市“6995”平台在网农户数达37万余户。涵盖综治工作、网格管理、司法所矛盾调处、派出所警务办理与民政、计生、规划等便民服务工作“一站式办理”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当地群众好评。

  强化宣传动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综治维稳宣传月活动和“秋季集中宣传活动”。以座谈会、入户宣传或在公共场所悬挂、张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宣传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同时,以“平安细胞”为抓手,深化行业系列平安创建,全面扎实推进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旅游、平安小区等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创建平安人人参与,构建和谐人人共享,维护稳定人人有责”社会环境。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配齐配强综治机构领导干部,调整充实各机构工作人员,加大工作经费向乡、村两级倾斜。推动依法治市(县、区)工作形成有机构、有方案、有内容、有保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建立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扎实工作,临沧市平安建设结出丰硕果实。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先进平安县(区)”8个,市县(区)级“平安乡镇”77个、“平安村(社区)”930个、“平安单位”644个、“平安学校”300所、“平安家庭”53万户;911个建制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占全市建制村总数的98%。2015年,临翔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法治县(区)”先进单位,永德县连续荣获省级“法治县(区)”先进单位;永德县送吐村民委员会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5年,临沧市在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满意率为86.77%,全省排名从2014年的第9位上升为第7位。(陈清林 )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