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法:当司法审判遇上信息化

2016-04-12 10:42  来源:青海日报

  全力促进人民法院信息化转型升级,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积极打造“智能法院”,形成“智慧司法快车道”,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结合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时代强音和重要任务。

  紧随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青海省法院开始全面推进网上办案,可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青南牧区由于经济条件差,信息化应用程度低;中基层法院许多年龄较大的法官和工作人员甚至无法熟练的操作电脑;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一直停留在建设层面,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数字法庭应用率低,“每庭必录”难推进;数字法院系统存储的案件数字与真实办案数、司法统计数有偏差;案件信息数据质量较低等问题开始凸现。面对困难,全省法院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全面推进网上办案为抓手,迈出了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新步伐。

  理念传导责任不留历史欠账

  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留历史欠账。对此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认识明确,在2014年省高级法院机关利用智能楼宇建设,基本实现网上办案,适时提出了到2015年底全省法院实现网上办案的工作目标。2015年,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要求各级法院必须将网上办案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努力在年底前实现全省法院网上办案。

  西宁、海东、海南、海西、海北、黄南各中级法院立即做出响应,制订了网上办案推进方案,全省法院网上办案工作正式步入快车道。各地法院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网上办案规章制度,开始下大力气推进网上办案工作。信息化应用成为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重要学习内容和闲谈的重要话题,开始由传统办案工作方式向应用信息化转变。

  疴症需用猛药强力推进应用

  开弓没有回头箭。经过两个多月的推进,各市州法院网上办案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司法统计案件数和办案系统中的案件数差距在一步步缩小,各级法院录入的案件信息也朝全面、准确、及时的方向进步。

  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审管办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和信息化建设联络员,带着问题深入一线,有针性的开展巡回培训指导,“面对面”帮助解决问题。先后以八个中级法院为主会场,为辖区两级法院讲解网上办案中的疑难问题,将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带给每一位法官。

  省高级人民法院定期印发《信息化应用通报》,直面问题、直切要害,将全省法院网上办案的推进进度以数据通报的形式反映出来,让各级法院做到心中有数。在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各中级法院的院长首次以PPT演示的方式汇报了各市州法院网上办案情况。

  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检查组,对全省各中级法院和部分基层法院网上办案情况展开检查。检查组先后深入到全省8个中级法院和18个基层法院,以解决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帮助解决网上办案现实的困难为目标,查看和提取网上办案系统使用数据,检查案件数据质量、数字法庭应用、审判流程公开、电子卷宗制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技术问题当场解决,应用问题当面反馈,操作问题当场培训。实行约谈制度,推动相关法院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实整改,不拖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后腿。

  一系列的努力,使全青海省法院网上办案工作逐渐走入正轨,先进地区不但实现了网上办案,并且已经在推进深度应用上下功夫;后进地区奋起直追,逐渐缩小了与先进地区的差异,实现了全省法院网上办案的均衡发展。

  实现历史跨越全程网上留痕

  目标明确、认真态度、齐心努力使实现网上办案这一目标系统成为必然。2016年年初,省高级法院组成两个检查验收工作组,对全省各级法院网上办案工作检查验收。验收结果表明,全省法院基本实现网上办案。所有案件均在网上办案系统中立案、分案、办理和流转归档,审判执行工作事项全部在网上操作并记录,所有结案文书均可以从网上查阅和下载,符合公开条件的案件流程信息一律全部公开,网上办案系统中的案件信息可以同步并真实反映法官审理案件的实际情况。全省法院案件信息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法官办案正在向电子化、智能化过渡,审判管理不断向精细化推进,司法为民更加便捷化服务,司法公开已经形成常态化。网上办案已覆盖全省每一个法院、每一名法官和工作人员、每一个案件,“天平工程”要求的业务全覆盖、四级全互联、资源全共享、系统全应用、网络全安全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法官和工作人员网上办案的工作习惯和氛围已经形成。网上办案不仅有效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质效,也为建设全省统一的司法数据库打下了坚实基础。

  案件信息已实现数字化管理,全省法院案件信息数据质量基本达标。全省法院案件信息的正确率从2014年初的50%提升至目前的99.99%至100%区间(最高法院监测数据),并一度保持100%;所有结案均有裁判文书电子文档,裁判文书上传正确率达到99.27%;裁判文书覆盖率达到83.71%,案件数据质量排名全国法院前列。全省法院数字化法庭已全部启用。全省中、基层法院预定数字法庭开庭审理各类案件达2272次,实际使用数字法庭开庭为1508次,全省法院数字法庭均在运行,数字法庭的实际使用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全省法院数字法庭使用率较低状态彻底改变,数字法庭利用率已达到100%。全省法院案件纸质卷宗与电子卷宗信息基本同步。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省法院2015年审理各类案件共71951件,有电子卷宗的案件共71365件,电子卷宗制作比例达到99.2%。法官办案正在向电子化、智能化迈进。身份证识别仪、高速扫描仪等信息化硬件已全部使用。cocall平台、裁判文书自动纠错系统已经普遍使用。审判管理不断向精细化推进。网上管控审判流程节点已实现,全省法院都有专人负责案件信息审核,对提升案件信息数据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网上评查案件逐渐成为常态,司法为民更加便捷化服务。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正常使用,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涉诉群众诉累。司法公开已形成常态化。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比例达50%以上,截止到2015年年底,累计上网文书达到58710份。审判流程已经全面公开。截止到2016年1月29日,全省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开平台共采集各类案件信息103342件,向案件当事人公开92424件,公开比例为89.44%。失信被执行人公开639人。

  青海省法院信息建设新进展得到最高法院肯定。省高级人民法院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给法院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在《青海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力争在2017年底前建成“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全省法院将以努力建设“网络法院”“阳光法院”“智慧法院”为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司法审判插上信息化翅膀,不断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袁有玮 王宥力)


责任编辑:韩春霞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