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各级党委、政府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大同建设的基础工程,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各综治成员单位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有力地推进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强化联网应用,深入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2015年全市累计投入6520余万元,新增治安视频监控探头8686个,其中公共监控探头1286个,社会探头7400个。市公安局建成了2套视频监视平台,对主要街道、繁华路段、广场车站、复杂场所、要害部位等安装的256个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控,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为警务工作的预防发现、快速反应、案件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不断扩大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广度,在城区、矿区、南郊区选取治安状况差、物业管理松散的散居式居民小区开展视频监控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小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有效降低了小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
开展平安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推进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市综治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组建了村(社区)、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应急等四大类型九支近2.5万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市、覆盖城乡的平安志愿服务网络。市综治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写了《平安志愿服务工作手册》,加强了平安志愿者培训工作。市直各牵头单位、各县区综治办按照“方便、就近、对口”的原则,相继确定了一批工作项目,积极组织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市公交公司在部分站台及公交车上配备了平安志愿者,有效维护了市民乘车秩序;市公安局成立了应急平安志愿者总队,开展了应急救援、防震减灾科普培训,在提高市民应急意识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管好重点人群,深入推进重点人员基础管理工作。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优化专项工作机构,制定了特殊人群季度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大治安检查力度,减少治安和安全隐患。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全市11个县区手机定位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灵丘、浑源、大同县等7个县区司法局建立了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目前全市在册社区矫正人员829人。建成“阳光之家”安置帮教基地,采取基地+企业的模式,对刑满释放人员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入岗培训等,全市累计安置刑满释放人员507人,帮教483人。强化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开展收戒攻势,努力减少吸毒人员的社会危害。全市131个街道、乡镇成立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社区戒毒办公室。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举办中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建立志愿者法律专家和志愿者心理咨询专家服务队,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推进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落实内部保卫责任,深入推进平安单位建设。全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治安保卫第一责任,各单位普遍建成了视频监控系统,在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自动报警等安防设施,治安保卫重点单位还把视频监控系统与门禁系统、无线对讲系统有机融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技防体系,提升了单位内部安全防范水平。与此同时,各单位积极履行综治工作职责,加强了系统、行业指导监管力度,加大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有力推动了平安大同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