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七进”要再细化再深入再落实
——专访省司法厅副厅长史红平
2016年是“七五”普法开局之年。2016年四川省“法律七进”要做些啥?对工作开展情况怎样进行考核?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省司法厅副厅长史红平。“‘法律七进’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这项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已成为我省一个重要的法治品牌。”史红平表示,“在‘法律七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机制和平台均已基本建立的情况下,今年我省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律七进’,工作要再细化、再深入、再落实。”史红平说。
十大主题活动形成普法声势
为了更好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普法实效,日前,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下发了《2016年四川省“法律七进”工作要点》的通知,对今年的“法律七进”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
史红平告诉记者,今年“法律七进”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完善“普法责任清单”,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在全省集中开展十大主题普法教育活动,形成声势,扩大影响。
“要让责任更明确,让普法不再是相关单位的附带、衍生性工作,而成为一项基本的职能工作。因为执法机关对其执法对象、执法内容、执法当中存在的问题最了解,他们开展普法也更具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史红平说。
此外,四川省还将对“法律七进”示范点创建、法治文化活动、“七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新媒体普法等进行了细化和安排。
将出台办法全省逗硬考核
史红平表示,“法律七进”已纳入依法治省目标考核,此前“法律七进”每一进都有实施意见和工作目标,也有考核的标准。今年,省上将制定完善“法律七进”的考核办法,将“法律七进”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目标考核。(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