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检察院探索“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

2016-03-30 14:23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1号提讯室开始办案”,伴随着提讯室的灯打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统一视频指挥平台的同步录音录像功能自动启动,并发出语音提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丰台检察院上演。“讯问室内同步录音录像自动开启,有效地规避了人员监督的主观性,防止先审后录、选择性录制等不规范问题发生。”该院技术部门负责人说。

  2015年以来,丰台检察院积极探索适应“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着力信息化理念、功能及技术升级,建设统一视频指挥平台,以信息化引领推动同步录音录像司法监督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深度保障检察办案。2015年11月,该院被授予“科技强检示范院”荣誉称号。

  理念升级,强化设备配置与保障体系

  丰台检察院打造了“一平台、四系统、多功能”的设备布局。“平台”指的是统一视频指挥平台,该平台包括高清视频远程提讯系统、高清同步录音录像控制系统、大要案指挥及远程案件研讨系统及视频数据集中存储系统四个子系统,并集成区看守所及本院提讯室管理、远程案件指挥研讨、远程案件提讯、远程同步录音录像、本地同步录音录像、视频数据中心管理、人员权限配置等多项功能。

  该院率先提出“以功能创新引导平台建设,以平台建设固化操作规范,以操作规范推进功能创新”的信息化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平台、规范、功能”三位一体的信息化保障体系。统一视频指挥平台的建设,在完全契合该院同步录音录像“七个规范”要求,即制度规范、流程规范、程序规范、录制规范、监督规范、案卡规范和归档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固化《丰台区检察院同步录音录像流程手册》的规范流程,将自动录制技术、告知流程、集中存储、在线点播、权限管理等功能创新点融入其中,实现信息化与检察技术的深度融合。

  功能升级,强化司法监督与应用规范

  丰台检察院定制录音录像自启动功能强化司法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对检察办案的推动作用。该院为统一视频指挥平台定制开发了录音录像自启功能,实现讯问室内同步录音录像自动开启,有效规避人员监督的主观性,防止先审后录、选择性录制等不规范问题发生,确保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符合高检院规定的“全面、全程、全部”要求。

  该院在深入贯彻落实高检院及北京市检院同步录音录像有关规定基础上,区分同步录音录像过程中需要检察技术人员告知的情形,首创一键告知功能,技术人员告知过程以远程视频方式自动嵌入到同步录音录像画面,实现技术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流”,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更为规范,同时极大保障司法规范能力。而且,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提讯室内配置的专用显示器,持续监看讯问全过程同步录音录像画面,进一步保障其正当权利。

  技术升级,强化数据利用与办案安全

  丰台检察院应用大数据技术,“一次采集、多次利用”。在数据采集上,规范和统一数据入口,仅需一次采集就可将同步录音录像、办案监控、视频会议等音视频数据实时汇入视频数据中心。在数据利用上,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统一视频指挥平台集中分发,实现同步录音录像实时监控、集中或分散式远程案件指挥与研讨、视频数据在线点播与网络下载、办案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

  该院还将身心监测设备集成到统一视频指挥平台,通过监测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多项关键生理指标,准确获知犯罪嫌疑人生理健康状态,确保办案安全。同时,通过指标变化,为办案人员即时提供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的心理波动情况,为制定讯问策略、提高讯问针对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另外,该院引入严格的权限管理技术体系保障统一视频指挥平台数据安全。权限管理去中心化、严格按照单人单权限按需单独配置,为主管领导、办案人员、技术人员设置不同角色,实现不同案件、不同人员、不同提讯室数据应用严格隔离。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