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宣扬法治理念,增强学生群体法律意识,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共同举办“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设立暨揭牌仪式”,并举行第二场“法官讲案例”专题讲座。
据介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的设立,旨在人民法院与辖区学校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法制教育和引导机制,通过法官定期授课、组织学生参观等形式,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前述机制的构想和设立,缘于三中院审理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案件的深入了解和探究,发现辖区相关职业院校管理中潜在的倾向性、规律性问题,在与校方多次沟通连络的基础上,形成了“院校互助”“平台与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与需求相互对接”等项共识,最终促成了双方的这次正式合作。
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三中院已经多次派出司法业务精湛、普法经验丰富的法官来校开展法律辅导和普法宣传,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被师生誉为“编外法制老师”和“最贴心的法官讲师团”。
揭牌仪式前,双方就如何发挥好“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既定功能、不断拓展双方合作共建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
揭牌仪式后,三中院干警对工业技师学院的“小教员”们进行普法授课,以“嘿,哥们儿你好”为主题,从江湖义气、校园暴力与刑事犯罪的联系和区别为索引,以青少年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向学生提问题、引用媒体报道等话题作为讲课开端,对三中院建院以来审理的多个最具代表性、又具警示作用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进行了梳理、回放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