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在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规避、抗拒法院执行工作专项行动期间,通过逐案甄别、多元联动、宣传造势等手段不断推进行动进程,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长期以来,一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老赖”,费尽心机规避执行,视生效的法律文书为“一纸空文”,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为有效遏制当前部分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抗拒执行、阻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等不良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区法院开展了这次专项活动。
一、逐案甄别强化震慑威力。门头沟区法院建立针对被执行对象的“两梳理一甄别”机制,逐案甄别被执行对象是否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妨害公务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犯罪;逐案梳理执行对象是否属于不构成犯罪但需司法拘留的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逐案梳理执行对象是否属于需司法拘留但已逃匿的情形,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对现有在执未结案件及历史执行积案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底数,对所有“拒执”犯罪、妨害公务、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犯罪的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进行甄别,将“老赖”逃匿需协助查找、控制的案件向公安机关进行移送,有效推进此次活动进程。
二、多元联动强化执行合力。在协助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门头沟区法院健全与区公安分局、检察院的协调、会商机制,并及时向区委政法委汇报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推进情况,形成打击“拒执罪”的合力。在强制执行陈某腾退医院病床一案中,被执行人始终不予配合法院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区法院主动与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卫计委等4家单位进行沟通,召集2次协调会议,形成了以法院为执行主体,相关单位负责安抚、稳控、急救、疏导为一体的协调联动工作预案,为高效、规范、公开、文明地推进执行工作提供了保障。市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慕平对此次强制执行批示:“这件事做的对,应总结推行。”对区法院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宣传造势强化舆论支持。门头沟区法院建立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日通报制度,要求承办人在办理相关案件中注意摄录、留存音像资料,并通过各大媒体公布被执行人失信名单和曝光“老赖”的失信行为,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专项活动期间,区法院在人民网连续推出3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法治进行时》栏目先后曝光11期被执行人规避、抗拒法院执行工作案件,在其官方微博编发24期“微直播”、“微访谈”反映法官寻找、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过程。通过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编发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宣传稿件300余篇,为此次专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