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首个社区法律服务中心运行

2016-03-26 10:36  来源:四川长安网

  今后,四川省成都市桂东路社区的居民有法律需求再也不用东奔西跑。3月23日,由新都区司法局和新都街道办联合打造的桂东路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举行启动仪式,这也是成都市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体,服务社区居民。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中心位于桂东路社区办公楼2楼,设有法律宣传育民、法律行业便民、特殊人群矫正安民、人民调解和民、法律援助惠民等不同功能的5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装潢和摆设也各有特点。法律宣传育民服务工作室摆放了大量法律书籍,安装了投影仪,同时还承担社区居民法律书籍查询阅读室、社区居民法治作品展览室、法治教育电教室、法治大讲堂宣讲室的功能。“新都街道办共有近百人的矫正人员,每人每个月有8小时的集中学习时间,由于司法所没有相应的硬件条件,以后该街道办的所有矫正人员将分批次来育民服务工作室培训。”新都区新都镇司法所所长徐英告诉记者。

  新设的法律行业便民服务工作室专门提供律师服务,内设驻村律师工作室、社区居民法律咨询室、治安巡逻工作室、公证服务工作室,每周三驻村律师将进行集中接访。“我们还设置了公证上门服务,只要居民有需求,公证员就到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办理,让居民少走冤枉路。”徐英说。

  和其他工作室不同的是,特殊人群矫正安民服务工作室的摆设格外正式。原来,新都区司法局将用于新入矫人员的宣告室搬到了矫正安民服务工作室,“未来我们还会将宣告室用于开展模拟法庭,让社区群众近距离感受庭审。”新都司法局宣传科科长曾智刚说。

  在2楼的尽头,记者看到了人民调解和民服务工作室以及法律援助惠民服务工作室,每周三新都区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将集中为社区居民申请法律援助和视频法律援助。“该中心成立后,社区居民可通过该中心得到更细致的法律服务,拉近社区居民与司法行政工作的距离,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法律服务效能。”新都区司法局局长李敬文说。(宋锫培)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