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司法改革评估组赴广西高院调研

2016-03-24 14:31  来源:平安广西网

  3月21日,受中央政法委委托,中国法学会司法体制改革项目第三方评估组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开展调研,目的是了解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广西法院在立案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以及相应的新措施、新成效。

  “立案难”是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2015年4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视频会议后,自治区高级法院迅速谋划部署,主动向地方党委汇报情况,逐级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并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立案登记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切实解决当前社会反映“立案难”若干问题的意见》,确保改革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

  在各项措施的有力推动下,2015年,全区法院登记立案29.2万件(不含刑事公诉案件),同比增长27.11%。其中,民事案件22.09万件,占立案总数的75.66%,同比增长24.71%;行政案件5299件,占立案总数的1.8%,同比增长62%;执行案件6.44万件,占立案总数的22.07%,同比上升30.99%。;赔偿案件144件,占立案总数的0.05%,同比上升69.41%,使“立案难”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当事人诉权得到进一步保障。

  数据显示,南宁、柳州、桂林、贵港、百色成为2015年登记立案数量最多的五个辖区,分别为52162件、36157件、34979件、23414件和23021件。

  另外,2014年12月21日—2015年12月31日,全区法院诉前调解、诉前联调案件12459件,涉及标的59161.88万元,其中,诉前调解案件5727件,涉及标的52969.75万元,诉前联调案件6732件,涉及标的1062.13万元。

  面对婚姻家庭、人身损害、民间借贷、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多发易发案件,全区各级法院不仅与司法、交警、工商、人社、医院等部门形成长效联动,还结合辖区实情,着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打出了“诉非衔接机制”“族老调解”“调解速裁中心”“边境巡回法庭”“驻边调解室”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诉讼之外。

  在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广西法院也面临不少困难,如各地各类案件增长不平衡,登记立案工作衔接有待加强,敏感、群体性诉讼逐步出现等。对此,广西法院将从调整充实审判力量、提高登记立案效率、完善诉前调解机制、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解决。

  据悉,此次调研工作将持续四天。除了自治区高级法院外,评估组还相继到广西律师协会、南宁市中院、崇左市中院、广西信访局等单位进行调研。(林昱钢)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